时间:2023-04-10 11:39:38
竹筒奶茶在中国的街头巷尾越来越受欢迎,许多人都热衷于尝试这种新的饮品,而且它的火爆程度似乎在不断上升。在北京南锣鼓巷长700多米的一条街上,目前散布着12家竹筒奶茶店。竹筒奶茶已经占领了大大小小许多城市的街头。很多人喜欢竹筒奶茶的原因可能是它的外观颜值很高,而且喝起来清爽甜美,给人一种独特的口感体验。此外,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竹筒奶茶也成了社交娱乐的一种方式,大家可以一起去尝试新的品牌,探索新的口味。竹筒奶茶在配料上较为灵活,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30元竹筒奶茶是智商税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竹筒奶茶在中国的街头巷尾越来越受欢迎,许多人都热衷于尝试这种新的饮品,而且它的火爆程度似乎在不断上升。
在北京南锣鼓巷长700多米的一条街上,目前散布着12家竹筒奶茶店。
竹筒奶茶的热潮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北京,很多其他城市的奶茶店也开始推出竹筒奶茶:上海、广州、苏州、杭州、厦门、长沙……竹筒奶茶已经占领了大大小小许多城市的街头。
很多人喜欢竹筒奶茶的原因可能是它的外观颜值很高,而且喝起来清爽甜美,给人一种独特的口感体验。此外,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竹筒奶茶也成了社交娱乐的一种方式,大家可以一起去尝试新的品牌,探索新的口味。
竹筒奶茶迅速走红,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新鲜感和独特包装
竹筒奶茶的包装形式相比传统奶茶使用的塑料杯和纸杯更具有特色和新鲜感,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同时,竹筒奶茶的包装也具有一定的环保属性,符合现代人对于环保的要求。
2、个性化定制
竹筒奶茶在配料上较为灵活,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这种服务形式对于追求个性化、有特殊口味的消费者有一定吸引力。
3、拍照打卡
在社交媒体上,竹筒奶茶也成为了一种“打卡文化”,成为了城市旅游的标志之一,也因此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购买。
很多人表示,吃过一次就不会吃第二次了。
30元竹筒奶茶是智商税吗相关阅读:
竹筒奶茶距离烂大街还有多远?
界面新闻记者 | 卢奕贝界面新闻编辑 | 马越
竹筒奶茶成为2023开年来茶饮赛道的顶流。
清洗干净的竹筒用作杯子,奶茶、咖啡、水果茶作为基底,几大圈奶油顶搭配着水果冻干是竹筒奶茶的统一公式,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在竹筒表面贴上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名标签。南至广州、深圳,北到沈阳、哈尔滨,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爱上打卡竹筒奶茶。
小红书上竹筒奶茶的相关笔记短时间内已超1万篇,抖音#竹筒奶茶话题播放量达1.3亿次,大众点评全国热点中“全世界都在喝竹筒奶茶”已有299.9万热度。上一个这样在全国大范围内引发热潮的,还是围炉煮茶。
在线下,竹筒也攻占了各大城市的景点或游客区。
北京南锣鼓巷700米的街上目前散布着超12家竹筒奶茶店,每家店门口都码着3排以上的竹筒墙;广东潮州、汕头等地已出现竹筒奶茶的姐妹版本“竹篓奶茶”,有的还装上LED灯泡方便人们在夜晚与背后的景点合影;竹筒奶茶甚至成为城市旅游的打卡文案模板,社交平台上铺天盖地的“总要为了这杯竹筒奶茶来趟XX吧!”,城市名可以直接替换为苏州、杭州、宁波、厦门等。
它就像是景区爆款文创雪糕,哪里需要都可以照搬。
自2019年故宫的神兽造型的雪糕“出圈”开始,造型各异的文创雪糕的流行趋势就蔓延到了全国各大博物馆、景区与知名城市地标。在社交网络时代,“颜值”“有趣”和“话题感”成为了消费者为食品这类快消产品买单的关键。一支售价10-15元的雪糕,最吸引消费者的或许并不是它的口味,而在于独特有趣的造型。
竹筒奶茶的功能性也是如此。
人们要的是与竹筒上的城市名拍个照,它是一杯可以喝的旅游纪念品。在喝完奶茶后,不少消费者还会把竹筒洗干净带回家做笔筒或装饰品。经历了疫情三年后,涌向外出旅游的人们需要一种仪式感来消解过去的苦闷,竹筒奶茶亮眼的外形以及城市标签则刚好切中了打卡的需求痛点。
但这种景区属性的蔓延,让人们只认竹筒,不认品牌。
苏州茶饮品牌“茶色烟雨”被认为是竹筒奶茶的源头,这家成立于2019年、定位苏州特色茶饮的品牌早在2022年4月便推出了竹筒奶茶产品。但在这个概念火了之后,一大批“烟雨江南”“茶颜烟雨”“竹色烟雨”等类似品牌纷至沓来。小红书上总会有人在竹筒奶茶的帖子下评论,这是盗版,但在现实生活里,人们并不在乎买的到底是哪家的竹筒。
竹筒奶茶里的内容物没有标准,大多只是茶底、奶油、装饰物的排列组合。在制作流程上,它不需要思考小料的搭配,也无需封口,连包装袋、杯托、餐巾纸都不用准备。原材料中最重要的竹筒,淘宝上普遍4只11.8包邮,不到3块钱一个,卖得最好的商家月销量过万。它的门槛太低,以至于效仿者迅速蔓延。
品牌众多,但口感、消费体验却各异,这令社交平台上已经出现不少关对竹筒奶茶的负面评价。
一方面集中在性价比,奶茶装在竹筒里就能卖到25-30元一杯,但内容物却并没有什么特别。此外,竹筒是否清洗干净、有没有存在商家回收再利用情况等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人们疑虑的焦点。这些负面伤害的不仅是人们对竹筒奶茶的整体印象,个体品牌如茶色烟雨等也会因此口碑受损,而规模尚小的品牌对此并无招架之力。
在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的茶饮界,包装的潮流已经变幻了很多轮。塑料袋装奶茶、饮水机奶茶、桶装水果茶、香水瓶奶茶…….各类不同的形式都曾在小范围内短暂流行过。但相较于建立在产品之上的差异化特色与技术门槛,包装的更换很少能真正令一个品牌打造足够的品牌力。
眼下,竹筒奶茶爆火后的路径已显而易见。同行快速复制、门店暴增、品类变形再融合成新品类、餐饮其他细分应用侵蚀。而无论是冬天街边的热红酒,还是彰显着田园诗歌情怀的围炉煮茶,它们都成为了一股快速兴起又淡去的趋势。
相关文章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