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8 11:12:47
孩子经常生病,是不是因为免疫力低下呢?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可以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呢?2周后的成熟奶中免疫活性物质仍然存在,但是含量降低。6个月后母乳中基本上没有免疫活性物质,所以宝宝6个月到3岁之间是最爱生病的时间段。C正好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活跃起来,使孩子的抵抗力增强。接种疫苗是基础免疫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国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育状况以及常见的疾病安排接种不同的疫提升免疫力,从娃娃抓起一李瑞苗。补充益生菌的同时一定要均衡膳食,因为粗杂粮、蔬菜、水果中所含的膳食纤维是益生菌的食物,有利于益生菌在肠道内繁衍定植。
提高免疫力要从人类幼崽抓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孩子经常生病,是不是因为免疫力低下呢?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可以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呢?
一、母乳喂养
从受精卵着床发育到出生前,胎儿都处于一个无菌的环境下,刚出生的宝宝自身的抵抗力还没有建立,然而母乳中刚好含有免疫活性物质,可以为宝宝设立起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母乳中的免疫活性物质随着时间的变化,含量也发生变化。越早开奶,含量越高。2周后的成熟奶中免疫活性物质仍然存在,但是含量降低。6个月后母乳中基本上没有免疫活性物质,所以宝宝6个月到3岁之间是最爱生病的时间段。
因为此时虽然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逐渐趋于成熟,但是抵抗力相对来说还较弱,加之开始认知世界,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接触病原体的机会也增多,容易引发疾病。但是如果宝宝生病发烧,体温低于38.5。C时无须着急利用药物退热。体温处于38。C正好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活跃起来,使孩子的抵抗力增强。
二、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基础免疫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目前我国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育状况以及常见的疾病安排接种不同的疫提升免疫力,从娃娃抓起一李瑞苗。最早接种的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苗需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接种完成。
三、健康的生活方式
6个月龄前的宝宝可以从母乳中获取全部的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6个月后就需要添加辅食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研究表明,维生素A、C、D、E、B,矿物质锌、铜以及一些抗氧化物如花青素、黄酮类物质等对增强身体免疫力都有帮助。所以宝宝从添加辅食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摄入全面均衡。尤其注重深色蔬菜、水果的摄入,肉禽蛋奶摄入适量,将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超重眷偏瘦。除了饮食方面,还应保证宝宝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户外活动。
四、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
宝宝由一个无菌的环境到达大干世界,有两个途径可以接触到有益菌,一是自然分娩,宝宝经过产道时接触到有益菌,二是母乳喂养,宝宝接触乳母乳头和
乳汁里携带的有益菌。这些有益菌到达宝宝的肠道并定植,在肠道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层,就像皮肤抵抗外界病原一样,肠道内黏膜也形成一道屏障。在这个屏障中,只有附着于黏膜上的菌群平衡了才可以形成强有力的防护墙,否则,不仅抵抗病原体的能力降低,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抗生素的滥用以及洁癖妈妈对宝宝的过度清洁都会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衡,所以建议妈妈不要对
宝宝过度清洁。另外,如果宝宝生病,尽量用抑菌抗生素而非杀菌抗生素。宝宝的肠道菌群一旦失衡,就容易出现便秘、腹泻、吸收不良等症状,可以通过添加一些益生菌来改善,稍大点的儿童除了直接服用益生菌,还可以食用发酵的食品,如:酸奶、泡菜(泡菜虽然含有益菌,但是钠的含量也相对较高,不建议多吃)、发面饼等。补充益生菌的同时一定要均衡膳食,因为粗杂粮、蔬菜、水果中所含的膳食纤维是益生菌的食物,有利于益生菌在肠道内繁衍定植。
提高免疫力要从人类幼崽抓起相关阅读:
请收下这份应急锦囊,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全国中小学生
安全教育日
今天,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自1996年起,我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下面几个案例
告诉你答案
消防安全从娃娃抓起
2021年5月30日
广西柳州一户人家电表起火
发现火情后
10岁男孩立即跟着母亲
冲上楼拿灭火器
男孩淡定拎着灭火器
对准火源,将火瞬间扑灭
男孩事后表示,他在学校学过
如何使用灭火器
遇危险“教科书式求救”
5岁小女孩独自乘坐电梯被困
随后,她用自己的电话手表
冷静拨打119报警求救
在求救过程中
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
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情况
和被困位置等信息
经过聊天消防员得知
小女孩独自回家时
乘坐的电梯突然出现故障
多次操作无果
想起在学校学习的消防知识
便用电话手表报警求助
消防员赶到后
听见电梯里传来阵阵哭声
迅速进行破拆将小女孩救出
冷静求助 为救援赢时间
20年12月18日22时许,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一小区内,正在睡觉的麻文博突然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他赶紧下了床,发现客厅的火已经烧到了天花板。麻文博的第一反应是喊醒爸爸!接着又喊醒外公!
成功逃至楼下后,短短几分钟内,9岁的小博干了这样几件事:
· 下楼逃生时,依次敲响了2楼和1楼邻居家的房门,通知邻居逃生。
· 逃至楼下后,对着整幢楼大喊“着火了!大家快走啊!”。
· 最后,他当街拦车,请司机帮忙拨打119报警……
麻文博说:“在学校里,我学过相关的火灾突发应急逃生知识。”发生大火时还能想到去救邻居,他补充说:“我是男孩子,要做男子汉,关键时刻,更要站出来。”
今天是
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安全无小事
孩子的安全更是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这份安全“锦囊”请收好
让孩子们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
防疫安全篇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卫生,平时少聚集。
2.疫情防控期间,口罩、免洗洗手液等要常备,上下学的路上等人多的场合要佩戴口罩、注意防护。
3.要养成检测体温等健康状况的习惯,一旦身体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老师和学校报备,听从学校安排。
4.每天要保证健康饮食,不要熬夜,进行适当运动,提高免疫力。
校园安全篇
校园消防安全
1.不要将火柴、打火机、烟花爆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校园。
2.打扫卫生时,不要随意焚烧垃圾。楼道、安全出口等疏散通道不可堆放杂物。
3.离开学校前,记得关掉教室里的电器和照明开关。
4.不在学校宿舍楼使用蜡烛、蚊香等明火,不违规使用电器或乱拉乱接电线。
5.爱护学校消防器材,不随意挪动、损坏。
实验室安全
1.应该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2.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实验室设备。
3.使用仪器设备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设备等情况。
4.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知识。
交通安全篇
1.骑车上路要守规范,横过道路下车推行。
2.路口等待要注意,大车转弯有危险。
3.马路不是游乐场,追逐打闹很危险,骑行中不做危险动作。
4.右侧上下车更安全,下车后过马路左右观察。
5.上车就系安全带,乘坐电动自行车也要注意戴头盔。
6.年满12周岁才可骑自行车上路,年满16周岁才可驾驶电动自行车,不在马路中间骑车。
居家安全篇
用火、用气、用电安全
1.不玩火,不携带火种。若发现火情不能逞能去扑火,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或者拨打火警电话119。
2.在专业人士或家长的指导下,学会使用各类消防器材。
3.家长不在家时,不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
4. 不用湿手或湿布触摸电源插头、插座等。遇雷雨天气时,最好不要使用电器,并拔掉电源插头。
谨防高处坠落风险
1.不要攀爬阳台,伸手去够阳台外面的东西或在阳台和楼下的小朋友打招呼,不要倚靠外露的阳台、栏杆。
2.不要盲目模仿影视剧、动画片中的飞天勇士危险动作。
当心缝隙“咬人”
1.椅子扶手、沙发缝隙、阳台防盗窗、围墙缝等地方容易卡头,应当注意,一旦卡住不要惊慌挣扎,应采取办法保证身体不悬空,并进行求助。
2.如果手指、脚趾被螺丝帽、锁孔、戒指、钥匙环等物品卡住,不要用力拉扯,避免受伤,可以尝试用食用油、肥皂水等润滑,慢慢取下,如不能自行取出,要立即求助大人或报警求助。
出行游玩安全篇
人员密集场所安全
1.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后,要注意观察安全出口位置和疏散通道,牢记箭头所指疏散方向,火灾逃生时不要乘坐电梯。
2.不要在人流中逆行,或弯腰系鞋带。
3.在人群中不要和家长走散,要熟记家庭住址、父母电话号码及工作单位全称。
防溺水
1.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2.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3.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或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4.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地震避险篇
1.在教室、图书馆,要躲避在承重墙角或书桌下,远离窗户和书架。
2.在礼堂、食堂、体育馆内,宜躲避在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稳固的座椅和运动器具旁边。
3.在宿舍,躲避在小开间内,或承重墙的墙根。
4.在室外,要远离围墙、玻璃幕墙、可能倒塌的建筑物和倾倒的大型物件。
最后
这些紧急救助电话
请一定让孩子记牢
火警电话119
森林防火报警电话12119
医疗急救电话120
报警电话110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