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4 14:58:43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于4月13日至1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据德媒13日报道,当天抵达中国天津的贝尔伯克发表讲话,对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关于欧盟与中国关系的言论表示支持,称欧盟与马克龙保持同一立场。但她同时就台海问题发表评论,称欧洲不能对相关紧张局势漠不关心。路透社认为,她的这一立场与马克龙相较不同。据法新社报道,德国防长皮斯托留斯当地时间13日表态,针对马克龙警告欧洲不要成为美国的“附庸”的言论,他声称“令人遗憾”。姜锋表示,德国外长贝尔伯克首次访华受到德媒广泛关注,主要原因之一是她过去在对华政策上给人留下较为负面的印象。
德国外长支持马克龙对欧中关系立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于4月13日至1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据德媒13日报道,当天抵达中国天津的贝尔伯克发表讲话,对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关于欧盟与中国关系的言论表示支持,称欧盟与马克龙保持同一立场。但她同时就台海问题发表评论,称欧洲不能对相关紧张局势漠不关心。路透社认为,她的这一立场与马克龙相较不同。
德媒称,贝尔伯克13日在天津表示,欧盟的优势在于一个事实,即“我们不仅彼此亲近,而且在涉及我们利益和价值观的核心问题上采取共同的战略方针。”报道称,她的这一表态似乎是在向马克龙提供支持。
据此前报道,在上周结束为期3天的访华之行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返回法国的专机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洲必须加强战略自主性,顶住成为“美国追随者”的压力。谈及台湾问题时,马克龙表示:“欧洲人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台湾问题的危机加剧是否符合我们的利益?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矛盾加剧,我们将没有时间或手段来提升战略自主权。我们将成为附庸。”
德媒称,马克龙关于台海问题的言论让他与华盛顿的关系陷入困境。据路透社13日报道,贝尔伯克当天在天津也谈及台海局势,不过她在该问题上的观点与马克龙上周警告“欧盟不要陷入不属于自己的危机”的观点不同。她搬出所谓经济攸关性,声称“德国和欧盟在经济上很脆弱,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对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漠不关心”。
贝尔伯克并非首位就马克龙言论进行评论的德国官员。据法新社报道,德国防长皮斯托留斯当地时间13日表态,针对马克龙警告欧洲不要成为美国的“附庸”的言论,他声称“令人遗憾”。
关于贝尔伯克此次访华,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姜锋14日在《环球时报》上发表文章。姜锋表示,德国外长贝尔伯克首次访华受到德媒广泛关注,主要原因之一是她过去在对华政策上给人留下较为负面的印象。正因如此,她受到德国和欧洲对华存有偏见人士的追捧,但也有德国政客觉得她的对华言论还不够狠。但在今年2月慕安会上谈及中方有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时,贝尔伯克表现出了稍显正面的姿态,而且由她主持的德国政府对华战略文件据说也在受到各方批评后语气变得“温和”了些。如此看来,贝尔伯克外长推动的对华政策还在不断理性和理智地调整中,希望她这次来华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之旅,是反思之旅。
德国外长支持马克龙对欧中关系立场相关阅读:
法国已成欧洲对华关系的典范:军舰过航台湾海峡,解放军友好相待
据媒体报道,4月9日晚间,法国海军牧月号轻型护卫舰由南往北进入台湾海峡,并在靠近海峡西边大陆一侧向东南方向航行。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美欧国家军舰过航台湾海峡,总少不了要遭到解放军海空力量跟踪监视不同,根据外媒的报道,这次靠中线西侧航行的法国护卫舰,解放军海空力量罕见并未对其进行拦截,这引起了岛内当局和美国的担忧。
众所周知,在法国护卫舰进入台湾海峡之际,刚好是解放军从4月8日至10日举行“联合利剑”环岛军演之际,美国海军的航母为避免与解放军发生擦枪走火事件,都远远躲到菲律宾海。据媒体报道,当时在该片海域有多艘大陆海军在执行演练任务,而法国海军护卫舰这时候过航台湾海峡,并且在靠近大陆一侧航行,却没有遭到拦截,这就更容易引发外界的浮想联翩了。
对此,有台媒怀疑,法国护卫舰此次过航台湾海峡,并非与其他外国军舰那样在搞所谓“自由航行”活动,相反,这更进一步说明法国军舰过航台湾海峡,是经过中国大陆允许的。甚至,这还有可能是中法海军在进行某种程度的联合演练。所以,有岛内分析人士认为,台当局担心法国军舰这么低调通过台湾海峡,可能预示着中法关系更加密切,并会对台湾地区带来更多不利的影响。
其实,法国军舰这时候出现在台湾海峡,并与同在一片海域的中国军舰和睦相处,是不是如外媒所言在“配合解放军的环岛军演”,其实已经不太重要了。毕竟,就法国的这艘千多吨级的轻型护卫舰,性能连中国海军056轻型护卫舰都不如,即便真的在配合解放军的演习,也是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更重要的是,正如台媒所言,这将预示着中法合作关系正在从外交和经贸合作阶段,延伸至其他包括军事合作在内的其他领域,这才是美国对此次感到担忧的主要原因。
自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圆满结束对华访问之后,该国政府对待中美的态度出现180度的大转变。尤其是在马克龙回国之后,除了继续呼吁欧洲国家不要介入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竞争,还公开指责美国政府众议长麦卡锡会见蔡英文的做法,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显然,马克龙在对待中法关系、或者中欧关系等问题上,已经成为了欧洲大陆对华关系的典范。
马克龙不间断展示法国对华友好关系的举措,尽管遭到一些欧洲亲美政客的批评,不过,包括法国多名内阁官员、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以及其他很多欧盟成员国的 领导人,却都公开力挺马克龙的相关言论,支持欧洲与中国建立更加牢固和可靠的数岸边合作关系。欧洲普遍为马克龙对华友好政策点赞,正在支撑中欧关系向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而在对美政策问题上,马克龙却展示出另外的一种态度,即便遭到欧洲亲美政客的批评,但他仍然火力全开,在多个公开场合振臂疾呼“欧洲国家必须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实现战略自主”。与此同时,法国政府日前还拒绝了欧盟一项对乌军援计划,展示出他们寻求外交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决心。另外,马克龙在访问荷兰期间,也与该国政府就摆脱对美依赖,实现欧洲战略自主等问题达成一致。很显然,马克龙在欧洲举起的,不只是实现欧洲战略自主的大旗,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杆带领欧洲摆脱受美国忽悠和控制的大旗。
马克龙在欧洲的这一系列外交努力,是否能够成功带领欧洲摆脱对美依赖,最终实现欧洲战略自主。目前来看仍是个未知数。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法国政府对华政策态度,正在对欧洲形成深远的影响。至少,马克龙在中国获得的外交成果,所起到的积极影响作用,让欧盟外长博雷利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先后对中国进行访问。这对恢复中欧经贸合作关系、以及提升双边政治合作层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