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4 14:20:17
福建,简称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不过福建的面积并不大,总占地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人,全省共辖9个地级市。其实跟全国大部分省份一样,就是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这样辐射的范围自然越来越大,达到梯次传递的效果。福州是福建的省会,原本经济落后于泉州,在2021年成功反超,成为福建第一经济强市。由于有省会城市坐镇,所以福州都市圈在2021年成为第二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从2个中心城市,再到2个都市圈,可以看出未来福建重点发展的4个核心城市就是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
第二个国家级都市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福建,简称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从我国的主要经济带分布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不过以广东为首的大湾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占据主导地位。
福建虽然不属于这些经济体,但也发展得比较好,是我国的强省之一。
不过福建的面积并不大,总占地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人,全省共辖9个地级市。
从福建内部的情况来看,分为闽东和闽西两个经济区,闽西地区以山区为主,闽东全部都是沿海地区,从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有较大的差异。
如何推动福建的东西两区协同发展呢?其实跟全国大部分省份一样,就是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这样辐射的范围自然越来越大,达到梯次传递的效果。
福建的地级市数量不多,所以中心城市的体系较为简单,现在已经明确了2个中心城市,就是福州和厦门。
福州是福建的省会,原本经济落后于泉州,在2021年成功反超,成为福建第一经济强市。不过在全国范围内看,福州在省会城市中知名度较低,主要还是城市规模需要继续提升。
福州目前还未进入特大城市规模,所以福建提出强省会战略,就是要继续提高福州的城区人口和经济总量。
厦门市,是福建的唯一的副省级城市,跟深圳同年获批经济特区。厦门是在几个经济特区中,发展成绩仅次于深圳的城市。
厦门的面积不大,城市化程度非常高。
福建已经明确,福州和厦门都是两大省级主中心城市,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双核心。那么两市未来的任务还是很重要的,既要提高自身实力,又要带动周边发展。
1、以福州为中心,福州都市圈已经上升为国家级
福州都市圈,位于福建省北部,包括福州、莆田、宁德以及南平的一部分,人口占到了全省的30%左右。
由于有省会城市坐镇,所以福州都市圈在2021年成为第二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
放眼整个福建都市圈,核心只有一个,这就是福州。除莆田实力略强之外,宁德和南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实力。
而福州都市圈发展主要方向,就是推动福州主城区与滨海新城融合,进一步提升城市体量。根据规划,福州市2025年GDP要超过1.7万亿,在全省的首位度要达到25%,这都需要进一步强省会。
2、以厦门为中心,包括泉州、漳州,形成厦漳泉都市圈,争取升格为国家级
泉州也是福建一个很特别的城市,总人口全省第一,经济实力全省第二;漳州也不错。
所以厦漳泉都市圈跟福州都市圈的本质不同就在于,厦门、泉州、漳州都是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厦门虽然级别很高,但是城市面积不大,发展空间受限。而周围都是经济聚集区,泉州和漳州的实力也都不差,所以三市之间辐射发展是次要的、融合一体化才是主流。
按照这三城的体量,未来前景可能还会强于福州都市圈,所以福建对其目标也是升格为国家级。
从2个中心城市,再到2个都市圈,可以看出未来福建重点发展的4个核心城市就是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当然如果再要细分的话,福州和厦门才是全省的主核心,泉州和漳州可以称为次核心。
第二个国家级都市圈相关阅读:
新城市志|中国首条跨海高铁,助力榕厦泉唱好“三城记”
澎湃特约评论员 任然
8月30日,福厦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央视新闻 图
8月30日,福厦高铁全线铺轨贯通,标志着这一国内首条跨海高铁的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距离开通运营又近了一步。
实际上,福厦高铁不仅是国内首条跨海高铁,也是福建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快速铁路。其设计时速达到350公里,正线全长277.42公里,将福建的三座“中心城市”——福州、厦门、泉州都串联起来。
福厦高铁开通后,可推动福州、厦门两地进入“一小时生活圈”,同时,也将大大助力福州、厦门、泉州唱好“三城记”。
泉州湾跨海大桥 科技日报 图
福厦高铁:中国高铁迈入跨海时代
作为跨海高铁,福厦高铁修建过程中,既要突破地形限制(福建山地多),又要克服海上作业的风险,可谓是真正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如去年7月,历经27个月奋战,福厦高铁新大顶山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正线隧道全部贯通。而该隧道所处地层地质条件复杂,穿越多个断层及节理密集带,其中四级以上围岩占比超24%,给施工造成较大困难。
再比如,由于海上水文环境复杂,风险系数高,福厦高铁全线铺轨有三处难度极大的施工地点,分别为湄洲湾、泉州湾、安海湾三座跨海大桥。
大家都知道,跨海大桥的修建不仅成本高,而且施工难度大。而福厦高铁修建中一口气架起三座跨海大桥,需要克服的困难可想而知。事实上,为突破施工限制以及保障大桥的安全,该高铁建设过程中创新了多项技术,运用了多项高科技。
此外,福厦高铁全线桥隧比高达84.3%,存在长大隧道通信困难、车辆定位与车速监控难等技术难题,为此建设与施工单位运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铺架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并将无线网络传输、定位导航等功能集成到调度系统中,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信息化、可视化管理。
应该说,这条高铁为我国在复杂条件下的铁路建设进一步积累了经验,也预示着中国高铁即将迈入跨海时代。
福厦高铁安海湾特大桥 中国铁路 图
福州和厦漳泉两大都市圈的强强联合
尽管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但相对于这条高铁带来的综合价值,它的建设是完全值得的。
福厦高铁,北起福州市,南至厦门市和漳州市,沿线设福州南、福清西、莆田、泉港、泉州东、泉州南、厦门北、漳州8座客站。
说到它的意义,被提得最多的是它使得福建省会福州,与副省级城市厦门进入“一小时生活圈”。但实际上,这条线路不仅强化了福州和厦门的“双城记”,也是为福建的两大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和厦漳泉都市圈提供了一条强劲的纽带。
福建一共规划了福州和厦漳泉两大都市圈。其中,福州都市圈已于去年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成为第二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但厦漳泉都市圈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它既拥有厦门这样的副省级城市,同时也还有泉州这样的GDP万亿城市。因此可以说,借助福厦高铁,这两大都市圈将真正实现强强联合。
这里要指出的是,在国内的省份中,福建的区域经济布局是非常有特色的。比如,省会城市福州虽然是一个省的中心,但是副省级城市厦门的国内知名度一向很高,在经济总量上民营经济大市泉州也毫不逊色(2021年,福州GDP才在20多年来首次超过泉州),因此福建省内真正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与一般省份的省会城市独大或者说“双子星”格局,都有明显区别。
福厦高铁正好把这三座城市都串联在一起,它囊括了两大GDP万亿级城市,以及一座副省级城市,线路途经的可谓是福建人口密度最大、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这也能够解释它的受关注度为何如此之高了。
铁路建成通车后,福州、厦门两地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厦门、泉州、漳州这个闽南“金三角”更是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如此,一方面可以在现有的福厦铁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福州、厦门及其所领衔的两大都市圈的连接效率。比如,届时福州、厦门的高铁通行时间可以缩短至一小时,这意味着两座城市之间其实可以完全实现通勤了。在福州买房,在厦门上班,不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此外,也能促进沿线旅游经济的共赢发展。
另一方面,借助福厦高铁,福州都市圈和厦漳泉都市圈内部的联系紧密性也将大大提高。这对于提升都市圈的一体化和协作发展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且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于两个都市圈的营商环境也是直接利好。
湄洲湾跨海大桥雄姿 科技日报 图
高效连接东南五省的新通道
跳出福建来看,该条线路同样具备突出的战略意义。
福厦高铁北端衔接合福铁路、温福铁路,南端衔接厦深铁路、龙厦铁路,如此一来,福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都可以借此融入全国高铁网。
同时,福厦高铁既可参与构建京福厦高速铁路客运通道,又通过与新建成的杭甬高铁、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厦深铁路连为一体,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快速铁路通道,将海峡西岸与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沿海经济区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城市群之间的“互联互通”。
大家都知道,东南五省,即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成熟的区域,而福厦高铁实际上为其中的四个省份提供了一条新的高效连接的大通道,这对于整个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可谓有重要助力。
而按照官方的说法,福厦高铁对于缓解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瓶颈”、完善路网结构、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对于促进海峡西岸的经济发展、推动祖国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