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4 10:49:29
连日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收到各地多位乳腺癌患者的反馈,乳腺癌治疗药物进口阿那曲唑片(瑞宁得)现在一药难求,原价约300元一盒的药物在线上平台已被炒至2500元左右。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获悉,这主要与原料药供应商的更换有关。“经历了手术、化疗后,医生给我开了进口阿那曲唑片(瑞宁得),要吃5年。自从2022年12月底,这款药就很难买到了,药店断供,医院里也开不出来。一些线上平台的价格已经炒到了2500元一盒!”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上仍有部分商家还有少量存货,但价格约2500元/盒。“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常用治疗方式之一,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维持5~10年左右的时间。”
乳腺癌药一盒2500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连日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收到各地多位乳腺癌患者的反馈,乳腺癌治疗药物进口阿那曲唑片(瑞宁得)现在一药难求,原价约300元一盒的药物在线上平台已被炒至2500元左右。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获悉,这主要与原料药供应商的更换有关。
一药难求的乳腺癌药物
“经历了手术、化疗后,医生给我开了进口阿那曲唑片(瑞宁得),要吃5年。自从2022年12月底,这款药就很难买到了,药店断供,医院里也开不出来。一些线上平台的价格已经炒到了2500元一盒!”
来自宁波的乳腺癌患者宁女士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款药本身并不贵,原价约300元/盒,一盒有14粒,按照每天一粒,能吃半个月。然而现在,到处缺货,现货“一药难求”。宁女士表示,“我们的病友群内,不少人都在反映这个问题”。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与宁女士面临类似困扰的患者不在少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不少乳腺癌患者都在反馈进口阿那曲唑片实在是太难买了。
针对缺货一事,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致电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等多家医院及药房,工作人员均表示这款药物处于缺货状态,目前暂不清楚何时会来货。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上仍有部分商家还有少量存货,但价格约2500元/盒。记者以患者身份尝试下单,简单填写个人信息后,最终需要支付的价格为2498元。此外,还有一些互联网医院在售卖港版阿那曲唑,价格相对优惠。
为什么进口阿那曲唑会“一药难求”?
据悉,进口阿那曲唑片(瑞宁得)是由阿斯利康原研开发,1999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并在2009年被纳入国家药品医保目录乙类范围。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常用治疗方式之一,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维持5~10年左右的时间。”4月1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齐立强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进口阿那曲唑(瑞宁得)是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不少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都会用到它。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致电阿斯利康方面,患者安全咨询热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瑞宁得这款药物之所以缺货,主要与原料药供应商更换有关。原料药供应商更换后,这款药物需在国内重新审批注册,现在新的注册证还没有下来,国内仅有的库存难以供应所需,导致出现了断货情况。目前,阿斯利康方面也在抓紧推进相关工作。
齐立强介绍,这种药物在医院里“断供”已有一段时间,目前尚不清楚何时能够到货。
可以暂时选择其他两款药物替代
谈及是否有替代选择时,齐立强称,除了进口阿那曲唑,依西美坦、来曲唑两款进口药物也是芳香化酶抑制剂中不错的选择。此外,目前不少国产仿制药也已通过一致性评价,可供患者选择。
然而,在不少患者看来,中途换药确实是不小的挑战。“医生说,吃内分泌药定落后,没有特别不适或有耐药性,尽量不要更换。我已经服用这款药近两年,各种反应身体都适应了。吃国产的怕又要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宁女士表示。
在齐立强看来,这种囤积居奇的炒药行为非常恶劣的,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应该予以打击。对于像宁女士这样不想中途换药的患者,齐立强表示,患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款药物的审批正在进行,涉及药品质量把关等诸多环节,这些都不能马虎。“作为医生,我们希望在所有流程规范化的前提下,审批能够尽快走完,早日让患者用上药。
乳腺癌药一盒2500元相关阅读:
东莞两会·一把手访谈|邹联:已为企业减轻医保负担5亿元,多种慢性病药品降价90%
最新出炉的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在新冠疫情大战大考中,东莞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同时,报告提出,今年全市坚决强化民生保障,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疫情防控和民生建设的重要部门之一,东莞市医保局做了哪些工作,今年又有什么新谋划?市医保局局长邹联就这些问题接受了南方+的专访。
医保基金为新冠疫情治疗、检测支付近600万元
南方日报: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东莞医保全力救助患者,将符合保障范围的本市参保人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截至目前,医保基金为参保人支付了多少费用?向定点救治医院预付了多少专项基金,起到了哪些作用?
邹联: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医疗卫生体系的一次重大考验。疫情发生后,我们通过强化“两早两确保”措施,为疫情防控抢占了先机,为群众健康提供了保障。一是疫情防控“早响应”。我们早在东莞市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前两日即1月22日,就对新冠肺炎患者医保待遇及结算标准进行了明确,为疫情防控提前铺好路子。二是药品供应“早监控”。提前对疫情防控药品、医用耗材需求进行实时监测,做到紧缺急补,稳定市场秩序。三是待遇保障“两确保”。东莞市率先将肺炎疫情救治相关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落实先救治后结算,及时向医疗机构调拨专项周转金,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得不到及时救治,确保定点医疗机构不因医保总额预算管理规定影响救治。从5月底的统计数据看,医保基金为确诊的本市参保人支付163万元医疗费用;为符合核酸检测排查范围的本市参保人支付425万元。基金还向市人民医院、市第九人民医院等6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定点收治医院增拨专项周转金共3000万元,缓解定点医疗机构因收治有关参保患者导致资金运行压力。
医保缴费优惠,5个月为企业减负5亿元
南方日报:在复工复产中,东莞医保为企业减轻负担减免医保费的情况如何?
邹联: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最大限度减轻企业医保负担,市医保局打出“减半征收”+“延期缴纳”组合拳,与企业共克时艰。在医保降费方面,明确2020年2月至6月期间,本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减半征收,按降费前的2.3%减半至1.15%,此举共为全市企业减轻负担5亿元。在缴费时限方面,对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缴纳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费的,可延期至疫情解除后3个月内缴费,期间不加收滞纳金。减半征收和延期缴纳,均不影响参保人享受当期医保待遇和个人权益记录。
已有335人享受二次医疗救助
南方日报:落实“六保”“六稳”,保基本民生方面,东莞去年底开始实施困难家庭二次医疗救助,今年这一工作也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目前的工作进展和未来的谋划是怎样的?
邹联:自我局成立以来,全市先后有3201.58万人次享受医保待遇,支付医保基金137.97亿元,为群众的健康安全提供了坚强后盾。“二次救助”作为民生兜底保障的重要一环,意义重大。为减轻困难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我局积极推进困难家庭二次医疗救助工作。2019年12月底,困难家庭二次医疗救助正式实施,全市困难群众看病就医,在社会医疗保险和一次医疗救助报销基础上,符合条件的还可享受二次医疗救助的再次帮扶,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防止群众因病返贫。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便民高效原则,由市医保局统一为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按规定进行二次医疗救助核付,无需救助对象另行申请。二次医疗救助实施后,我局及时开展定期核付工作,统一为救助对象按规定支付救助待遇,确保二次医疗救助资金及时发放到位。目前,全市符合二次救助标准并已享受二次救助335人,累计支出救助资金48万元。目前,正抓紧相关信息系统改造,全市即将实现二次救助一站式结算。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二次医疗救助相关配套措施,把二次医疗救助工作在全市落实落细,着力减轻困难人员医疗负担。突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有机衔接,提高医疗救助资金使用效率。
多种慢性病药品降幅超过90%
南方日报:在降药价减轻参保人看病负担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今年还有哪些举措?
邹联:2019年以来,我们围绕降低群众用药负担、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大力推进谈判药品带量采购政策落地,以空前的改革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进展顺利。全面取消耗材加成,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880项,降低检查检验、大型医用设备CT、MR检查治疗等价格944项,平均下调6.92%,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二是药品集中采购取得突破。2019年,全市医疗机构通过省平台、深圳GPO平台集中采购总合同金额62.54亿元,订单金额43.62亿元,共成交药品数量1431个,药品价格实际综合降幅达18%,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下降至27%以下。
三是抗癌药支付政策全面落实。将国家明确的17种抗癌药品悉数纳入医保范围,2019年,全市共1908人次享受此项待遇,支付基金1297万元。
四是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全力推进。2019年12月底,我市正式实施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扩围政策,中选的25个品种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5.93%。今年4月27日,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政策正式落地东莞,采购量更大,降价幅度更明显,比如原研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价格从原来的每盒61.2元降至5.42元,降幅达91.14%,高血压用药坎地沙坦酯价格从原来的每盒55.3元降至3.69元,降幅达93.33%,同时,非医保药品价格也大幅下降,如乳腺癌用药注射用紫杉醇,价格从原来的每支2500元降至747元,降幅达70.12%,大大减轻百姓药费负担。
接下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指导,确保中选药品的质量、供应、使用和回款,加强药品采购使用监测评估,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今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贴将再次上涨
南方日报: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请问东莞将如何落实?
邹联:东莞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费按“多方筹资、财政补贴”的原则,以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社保年度实施动态调整。以城乡居民身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由参保人个人缴费与财政补贴共同构成。为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为广大参保群众织好“健康网”,我市在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各级财政补助标准的基础上,2019年再增加人均30元的财政补助,其中15元用于大病医保,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目前,我市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全年财政补贴达705元/人,远高于国家目前520元/人的标准。2020年7月,根据统计局官方公布的数据,随着缴费基数增长,我市城乡居民财政补贴也将相应增长,预计人均增加额超过30元。
将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疗机构上线
南方日报: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东莞也计划今年将实现门诊特定病种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具体的进展情况如何?
邹联:目前,东莞全市78家定点医疗机构接入国家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接入率为100%,覆盖各个镇街(园区),实现与全国455个地区异地参保人在莞就医直接结算。2019年,东莞参保人在外地累计就医3.82万人次,结算金额9.26亿元,市外参保人来莞就医1.95万人次,结算金额3.19亿元。接下来,我局将积极配合省局的进度安排,及时提出适应东莞实际的建设需求,争取上级支持,共同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疗机构上线,认真抓好门诊特定病种、普通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异地就医支付方式改革。
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医保政策衔接
南方日报:东莞市医保局今年还将部署其他哪些重点工作?
邹联: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市医保局还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推动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成立,着力强化医保队伍建设,推动经办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二是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抓好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和医保精准扶贫,积极推动惠企惠民政策落实。三是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监管长效机制,立足医保职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以创新举措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四是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医保政策衔接,确保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医保相关工作在莞落地见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