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3 14:21:57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前后发表的“独立自主说”,引发美欧等多国关注。当地时间4月12日,路透社援引一名法国高级外交官报道称,马克龙并不会收回其敦促“欧盟减少对美国依赖”的言论。他透露,对于这场“蔡麦会”,马克龙认为这是一种“挑衅行为”。同一天,马克龙本人也再度表示,他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非常明确”,并明确表示自己的言论未引发白宫方面的反弹。马克龙称,法国和欧洲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一致,支持“维持现状”,“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马克龙认为“蔡麦会”是一种挑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前后发表的“独立自主说”,引发美欧等多国关注。当地时间4月12日,路透社援引一名法国高级外交官报道称,马克龙并不会收回其敦促“欧盟减少对美国依赖”的言论。
对于台湾问题,这名外交官表示,美国国会中的一些共和党高层正试图“操弄台湾问题对华施压”,比如美国国会众议长麦卡锡上周同“过境”窜美的蔡英文见面。他透露,对于这场“蔡麦会”,马克龙认为这是一种“挑衅行为”。
同一天,马克龙本人也再度表示,他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非常明确”,并明确表示自己的言论未引发白宫方面的反弹。马克龙称,法国和欧洲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一致,支持“维持现状”,“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此外,马克龙还表示,成为美国的盟友并不意味着成为美国的附庸(Vassal),并不意味着法国乃至欧洲没有独立思考的权利,法国也不需要任何人来上课。
路透社报道截图
据报道,这名要求匿名的法国外交官告诉记者,马克龙的讲话内容很明确,重点是他力主推行的“欧洲战略自主”概念,而他在涉及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
4月6日,蔡英文“过境”窜美并同美国国会众议长麦卡锡等国会议员见面。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展开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这是对“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势力勾连挑衅的严重警告,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行动。
这名法国外交官透露,马克龙认为,上周在美国加州发生的“蔡麦会”事件,是一种“挑衅行为”。他还补充称,美国国会中的一些共和党高层,试图“操弄台湾问题对华施压”,但欧洲不会被拖入其中。
事实上,当地时间4月12日,马克龙在同荷兰首相吕特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也再度回应了围绕其近期言论的相关议题。
马克龙在联合记者会上表示,在台湾问题上,他的立场“非常明确”,并明确表示自己的言论未引发白宫方面的反弹。马克龙称,法国和欧洲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一致,支持“维持现状”,“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马克龙还透露,尽管对华态度有所不同,他与美国总统拜登对“开放的印太地区”有着共同的愿景。“我可以告诉的是,虽然目前局势紧张,但他(拜登)仍希望避免任何(紧张局势)升级。”
“所以,法国不支持挑衅,不参与幻想政治,并认为现状、尊重和清晰(这些要素)是欧洲战略自主的最佳盟友。”马克龙说道。
谈及法美和欧美的盟友关系,马克龙则说道:“成为盟友并不意味着成为附庸,仅仅因为我们是盟友,仅仅因为我们一起做我们决定做的事,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独立思考的权利,并不意味着要去追随我们盟国国内最极端的那群人。”
当地时间4月12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同荷兰首相吕特召开联合记者会 图自路透社
美国“政客新闻网”欧洲版解读认为,马克龙在联合记者会上的最新发言,显示出“他不后悔”(Je ne regrette rien,法语),这是在为其此前言论辩护,再次强调他不会在台湾问题上成为美国的附庸。
此前结束访华后,马克龙在乘专机返回法国途中接受了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的采访,他表示,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并避免卷入美中在台湾问题上的对抗。该篇报道以《马克龙称欧洲必须顶住成为“美国追随者”的压力》为题指出,马克龙受访时强调了欧洲“战略自主权”理论,认为法国可能会主导落实该理论,从而成为“第三个超级大国”。
除了这一采访,早些时候,马克龙在访华期间接受法国《回声报》专访时,也曾振臂一呼“欧洲必须拥有战略自主权”。他强调欧洲必须进一步推动战略自主,成为中美之外的“第三极”,以避免欧洲国家成为“附庸”,最终“被历史抛弃”。
路透社称,马克龙的这些言论,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也引来欧洲和美国一些政客的批评。对此,这名法国外交官认为,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的报道标题多少有些“哗众取宠”(sensationalist),意涵与马克龙的观点有一些细微差别,并没有完全反映出马克龙的意思。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马克龙认为“蔡麦会”是一种挑衅相关阅读:
手段了得!台海局势紧张,美重申“一中”原则,“暖回应”马克龙
文|刘澜昌
美国是典型的欺软怕硬,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蔡麦会”后,大陆为让蔡英文当局和美国政府“长点记性”,立刻在台海周边进行军事演习,向台湾和美国展示解放军的实战能力。这一招确实有用,白宫国安会战略沟通协调官柯比立马站出来表态,美方“一中”政策不变,并且不支持“台独”,希望大陆不要以武力改变现状。
同样的,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时,表示欧洲要避免因台湾议题被迫卷入中美冲突,强调欧洲不应成为美国附庸。面对突然“叛变”的法国,美方既没有谴责,也没有批评,而是很温和地表示“法国是美国最长久的朋友”。
一向到处开炮、要求所有国家“臣服”于自己的美国突然转性,让人有些措手不及。笔者是不相信美国能够真的放弃自己的霸权主义,放弃对中国的制裁,承认“一中”的,其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别有所图。
一方面,通过这几年和中国的竞争,美国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中美两国实力相当,并且经济联系紧密,强行与中国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无论是特朗普执政时期的贸易战,还是近几年的芯片大战,美国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但没有撼动中国根基,反倒助力中国快速成长壮大,使得美国在某些领域的绝对优势逐渐丧失。
另一方面,美国正深陷于自己一手推动的俄乌战争中,无法同时对抗两个世界大国。俄乌战争已持续一年有余,美国也援助了乌克兰一年多,往里面砸了近千亿美元,而从当前形势来看,俄乌战争结束遥遥无期,美国被乌克兰拖累着,很难再分出身来对付中国。
此外,现在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所有国家笼罩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恐惧中,久而久之便开始责怪美国,将供应链断裂、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等各种问题归结于美国,美国逐渐成为众矢之的。
因此,美国突然承认“一中”原则,甚至面对法国的“叛变”,也欣然接受,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自保。在现在的世界格局下,美国再兴风作浪,将成为全世界的公敌,被世界抛弃。到时所有国家放弃美元,改用人民币交易、所有资本远离美国市场,美国才要欲哭无泪。
美国并非是“怂”了,而是“聪明”地暂退了。在世界逆流之下,美国开始扮演“好人”,开始转变自己此前的恶劣形象,想借此得到更多国家的支持。
但美国霸道无理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其无论再怎么调整自己的说辞,再怎么表现得“温文尔雅”,都像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只要时机成熟,立刻就会撕开面具露出真面目。而这一点,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早已看透,除了台湾地区、日本、乌克兰这几个油盐不进,坚信美国不会害自己的,其他国家都不会再相信美国一会儿一变的说辞了。
美国已成全世界的公敌,希望美方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能够真正醒悟过来,及时调整策略,现在学习与世界和平共处,与伙伴合作也不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