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3 11:23:48
7月13日,对于常宁市的尹国秀夫妇和湘乡市的朱晓来说,都是生命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失散了整整27年的母女得以相认,一家人也终于团聚。清晨六点,67岁的尹国秀就赶到了湘乡市公安局,随着相见时间的临近,尹国秀也逐渐紧张起来,她只想知道如今已为人妻、为人母的女儿究竟过得好不好。得知今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以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团圆行动后,下定决心的朱晓走进了湘乡市公安局的大门,民警采集了血样进行DNA比对后,衡阳常宁方向传来了好消息。这也是公安部“团圆”行动开展以来,湘潭首例通过DNA比对成功相认的家庭。
直播:湖南走失27年女子终回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7月13日,对于常宁市的尹国秀夫妇和湘乡市的朱晓来说,都是生命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失散了整整27年的母女得以相认,一家人也终于团聚。从湘乡市到衡阳市常宁市只有200多公里的距离,尹国秀夫妇和朱晓却走了27年。清晨六点,67岁的尹国秀就赶到了湘乡市公安局,随着相见时间的临近,尹国秀也逐渐紧张起来,她只想知道如今已为人妻、为人母的女儿究竟过得好不好。
提起女儿,尹国秀就潸然泪下。朱晓是家中第三个女儿,出生时因经济拮据,她只得把三岁的满女送到郴州桂阳的亲戚家抚养,期望条件转好后再接回。然而在四岁时,孩子不见了。尹国秀告诉记者,电视里寻亲的节目她都不敢看,一看就流泪,想起还有个女儿失散在外面,她就感受到了揪心般的疼痛。多次寻人无果,警方将尹国秀夫妇DNA信息录入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信息系统。7月13日一早,女儿朱晓也早早地和丈夫从湘乡市翻江镇赶到湘乡市公安局。回忆起走丢后的日子,朱晓也是百感交集。
4岁从亲戚家走出来后,她吃百家饭、穿百家衣,虽然有好心人收留,但都不长久,甚至流浪到广州乞讨,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遇到好心的孟女士,然后被孟女士的朋友收养,生活才逐渐好转。据孟女士回忆,当时的朱晓一直哭,身上没有一块干净的地方,于心不忍的她抱着回来给洗了个澡。因家人不同意收养,孟女士只好把朱晓送到朋友家抚养,朱晓这才有了个安定的家。一直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朱晓在征得养父母同意后,走上了寻亲路。今年,公安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团圆行动,在衡阳、湘潭警方的大力帮助下,分隔两地的一家人,终于迎来了迟到多年的团圆。女儿还没出现,尹国秀夫妻就忍不住时不时站在门口张望。
见面的一瞬间,三个人哭成了泪人。母亲尹国秀因为太过激动,情绪有些失控,朱晓一直在帮母亲拍着背,母女两人双手一直都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当尹国秀从民警口中知道了女儿小时候的种种经历时,她再次哭成泪人虽然27年未曾谋面,但一见到女儿,尹国秀发现女儿还是和小时候一样,长得特别像丈夫。
尹国秀和女儿交换了手机号,添加了微信好友,尹国秀特地打了“很高兴找回你,女儿!”几个字,来跟女儿打招呼。朱晓也终于从亲生母亲口中知道了自己的生辰是农历1990年的4月初6,母女约定着,女儿的下一个生日一家人一起好好过!
得知今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以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团圆行动后,下定决心的朱晓走进了湘乡市公安局的大门,民警采集了血样进行DNA比对后,衡阳常宁方向传来了好消息。从到公安机关寻求帮助,到找到亲人,此次寻亲仅用了15天时间。这也是公安部“团圆”行动开展以来,湘潭首例通过DNA比对成功相认的家庭。
来源:这里是湘潭
直播:湖南走失27年女子终回家相关阅读:
4辆摩托车,60多万公里,她27年寻遍全国,找到女儿后没掉一滴泪
#湖南女子骑行60万公里找女儿# #团圆后的第一张全家福#
和丢了27年的小女儿陈贵萍相认时,曾庆娇没有掉一滴泪。
1994年农历十月初八,她下班回家,发现只剩大女儿在屋里。询问后才知道,小女儿被陌生男子抱走了。接下去的半个月,全家人寻遍湘潭都没能找到孩子。不久之后,29岁的曾庆娇踏上了骑行寻女之路。从湘潭一路到江西、广州、重庆、四川等地,几乎跑遍全国。
为了省下经费,她不住旅馆,不吃早餐,天黑了盖上随身携带的棉被在路边休息,饿了就吃几个馒头。到2020年小年,曾庆娇因摔得腿部重伤回家,不得已中断了27年的骑行路。最终,抖音网友的一条视频,把小女儿送了回来。
2021年6月10日,和小女儿认亲,曾庆娇说,27年了,我的眼泪早就掉干了。直到2021年11月底,小女儿才从外地回到湘潭,与曾庆娇长住。曾庆娇专门把主卧布置成小女儿3岁时的样子,床头是卡通壁纸,正对面的墙壁上挂着她的相片。物归原处,人归原位,在曾庆娇心中27年的结也解开了。
27年60万公里,从29岁骑到56岁
离开家时,除了自行车,曾庆娇只带了一床棉被、几件衣服。她觉得孩子被卖去了边远山村,就往村里钻。在村子里,她遇到了一个同样拿着寻人启事、40多岁的大姐,跑上前去一询问得知,对方丈夫带着孩子逛市场转眼丢了孩子,丈夫不忍痛苦自杀,大姐孤身一人找孩子20多年。
两人搭伙儿,一起去村庄里发寻人启事。晚上,曾庆娇上山把棉被和衣服带上,和这位寻子大姐一起睡在路边。她的棉被做床垫,大姐的棉被做被子。天亮后,他们互相道别,各自朝着自己认为的方向上路。每个像她一样的父母都有自己的寻人规划,这样的相遇与分别,她越来越习以为常。
在路上,曾庆娇遇到过各种质疑与骗局。有人说她是假寻亲,她从沉默寡言变得能言善辩,说没有父母愿意诅咒自己的孩子被拐,让对方哑口无言。有人贩子打电话问她,“给你找到孩子给多少钱?”她会认真地问,“你要多少?”对方喊价2000元,她照付。
“我不放过任何希望,万一就找到了呢?”曾庆娇说,“我宁愿相信他说的是真的”。
在火车站找小女儿时,她遇到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人。对方衣着得体,哭诉自己的钱全部被偷了,想回家没有车费,向曾庆娇借钱。曾庆娇仔细问了对方姓甚名谁、家住哪里,就毫不犹豫地把全部家当给对方了。一周过后,年轻人在同一个车站又对她哭诉了一模一样的话。她问年轻人怎么回事,对方拔腿就跑。
曾庆娇来不及考虑这些,一心搜寻人群中的女儿陈贵萍。
2003年清明,哥哥给她塞了一个电话,说能随时说话。就这样,每隔三天,哥哥们就会给她拨电话,了解她的情况,说安慰和鼓励的话语,或者劝她实在找不到就回家吧。曾庆娇不回,往后许多年,她游走在各个乡村和城市之间。一面被湘潭哥哥们的亲情牵着,一面追寻小女儿可能的印记。
2020年,出发前的二八自行车,变成了哥哥送的第四辆摩托车,BB机变成了键盘机又换成智能机。她已经骑行了60余万公里,56岁,却记不住去过地方的名字,也从未坐火车或高铁。大城市的风景和小乡村的贫瘠,都与她无关。只有小女儿“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在她梦里无数次循环往复。
4次认亲未果,一条抖音送回女儿
2020年小年夜,曾庆娇在江西骑行时摔倒了,腿部受了重伤。延续27年的寻女路中断,她被哥哥接回家,躺在了病床上,开始依赖互联网寻亲。有4次,志愿者和网友陆续找到她,每次都说各方面条件很吻合,很可能是她的小女儿。
曾庆娇躺在床上和对方开视频,一看对方样貌就觉得不是。志愿者说,“孩子长大了总会变样子。”她又问对方小时候是不是有和姐姐一起在新华书店的印象,家附近的河流什么样子,对方答不上来。
骑行寻女时,只要听到一点消息,她都会跑到现场,哪怕仅仅为了排除不是她小女儿。即便这么努力了,她还是没有找到小女儿,但一路上帮助4个孩子回家。有一个孩子是在湛江遇到的,她看着像湘潭老家麻友的孩子,就一路带他回湘潭。一问对方,是不是丢了孩子,对方说,你怎么知道的,是真的丢了。双方只打过几次麻将,交集甚少。亲子鉴定后,母子认亲,曾庆娇则继续她的骑行。
还有一次是在湖南,她听到一个小孩子叫自己阿姨,回头一看是湘潭老家新华书店邻居家的孩子,但被其他人跟着。她观察过后立马报了警,把孩子送回了邻居家。每送一个孩子回家,她都觉得下一个也许就是自己的孩子,但希望总是会落空。
2021年5月18日左右,抖音寻人志愿者马水峰在西安兵马俑做打拐宣传,把曾庆娇的寻人启事贴在了打拐车的车头上,位置很显眼。广州一个旅游团的导游路过,坐下来仔细观详,恰巧看到了车头上的寻人启事,随手拍照发布在了社交平台上。
深圳有个网友看到后,又将寻人启事做成视频发布在抖音上。没几天,小女儿所在的社区居民刷到了这条视频。在警察的帮助下,曾庆娇终于和陈贵萍联系上了。但小女儿腼腆,一开始装作陈贵萍的朋友,电话里聊了个大概。直到视频对话,才觉得互相是亲人。
2021年6月10日,在湘潭岳塘区建设路街道湖湘社区,57岁的曾庆娇等来了念了小半生的小女儿陈贵萍。她是乘坐抖音寻人志愿者马水峰老师房车来的。除了社区居民和腰鼓队,同来祝贺的,还有曾庆娇寻亲路上遇到的寻子父母和志愿者们。
11月,小女儿陈贵萍辞掉外地工作,回到湘潭和曾庆娇同住。曾庆娇长叹一口气,“我无怨无悔了”。唯一的遗憾是,妈妈去世近20年了,没能看到她把小女儿找回来。但这次回家,陈贵萍变得更热络了,和曾庆娇更有话说,每天都黏着姐姐问去哪里,和小时候一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