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蟹网 > 手游攻略 > 俄称就涉乌事件指责俄已成普遍倾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俄称就涉乌事件指责俄已成普遍倾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时间:2023-04-12 15:00:30

据路透社5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周二指责西方国家大肆宣传俄罗斯军队犯下所谓“战争罪行”,是企图破坏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和平谈判。据此前报道,乌克兰媒体4月3日公布了一系列布恰市平民死亡的视频和图片,乌方指责俄军对这些平民犯下了暴行。俄罗斯国防部否认布恰市平民死亡事件与俄方有关,克里姆林宫4日表示,俄方明确拒绝“参与布恰平民死亡事件”的有关指控。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在乌克兰东部地区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并指出俄罗斯没有占领乌克兰的计划,但将努力实现乌克兰的“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
俄称就涉乌事件指责俄已成普遍倾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据路透社5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周二指责西方国家大肆宣传俄罗斯军队犯下所谓“战争罪行”,是企图破坏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和平谈判。此前,基辅和西方国家指控称,有“证据”表明,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的布恰市犯下了“战争罪”。

拉夫罗夫 图源:人民视觉

据此前报道,乌克兰媒体4月3日公布了一系列布恰市平民死亡的视频和图片,乌方指责俄军对这些平民犯下了暴行。俄罗斯国防部否认布恰市平民死亡事件与俄方有关,克里姆林宫4日表示,俄方明确拒绝“参与布恰平民死亡事件”的有关指控。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5日报道,俄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展示了表明“布恰事件系摆拍”的相关证据。按照涅边贾的说法,布恰市“街头躺尸”视频是在4月3日发布的,“破绽百出,是明晃晃的谎言”。

据路透社报道,拉夫罗夫表示,莫斯科认为这些指控是故意安排的,选择此时机的目的是破坏俄乌谈判进程。乌克兰和俄罗斯代表上周在土耳其的谈判取得了进展。在俄罗斯外交部发布的一段视频中,拉夫罗夫表示:“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是为了找个借口,中断正在进行的谈判。”

拉夫罗夫 图源:人民视觉

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在乌克兰东部地区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并指出俄罗斯没有占领乌克兰的计划,但将努力实现乌克兰的“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

路透社称,在俄乌冲突爆发六周后,双方仍存在分歧。拉夫罗夫表示,莫斯科仍坚持实现乌克兰的“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并保护当地讲俄语的人口,但基辅否认这些是真正的问题。乌克兰和西方国家政府表示,普京提出的这些要求,是“对一个民主国家进行非法攻击的虚假借口”。

另据美国广播公司(ABC)5日报道,当被问及最近基辅和西方媒体报道的所谓“俄军暴行”是否属于“种族灭绝”时,拜登对记者说,“不,我认为这是战争罪。”

拜登 图源:人民视觉

拜登补充说:“我们(美国)必须继续向乌克兰提供他们继续战斗所需的武器,我们必须收集所有细节,这样才能进行一次真正的战争罪审判。”

(编辑:ZLQ)

俄称就涉乌事件指责俄已成普遍倾向相关阅读:

一天内进行两轮投票,联大会议拉偏架支持乌克兰,中国等38国弃权

俄乌冲突持续了快一个月,除了交战双方之间的伤亡之外,普通民众的安危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乌克兰建立人道主义通道,成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当地时间3月24日,联合国大会第11届紧急特别会议第二次会议投票通过了乌克兰提交的有关该国人道主义问题的决议。

投票结果是140票赞成,38票弃权,5票反对,中国投了弃权票。其实推动在乌克兰建立人道主义走廊,要求停止战斗和撤军,这在道理上没有什么错,同时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识。但中国投弃权票,是因为这份决议草案中夹带私货,乌克兰提交这份草案的根本意图压根就不是建立人道主义走廊,而是要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进行谴责。

中国一直以来的态度都是希望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乌克兰危机,任何单方面的制裁、谴责都只会激化矛盾。乌克兰的这份提案虽然有积极的意义,但他们强行给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扣上了“侵略”的帽子,这对推动双方和解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将俄罗斯推得更远。人道主义决议,不能掺杂政治因素,这是中国投弃权票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在这天的联合国大会上,南非也提交了一份涉乌决议草案,同样建议开展人道主义救援,但因为其中没有谴责俄罗斯的内容,所以这份草案被包括乌克兰在内的67个国家反对,没能成功通过。也就是说,这两份草案都含有建立人道主义走廊的内容,只是因为南非的提案中没有体现出“谴责俄罗斯”的政治倾向,就被果断否决。

大会还决定,接下来将不再对南非提交的决议草案投票。显然,联大会议这时在拉偏架了,而这也在变相证明,现在很多国际组织已经丧失了原本的公平和公正。按道理来说,无论政治立场怎么样,人道主义救援才是最主要的。战场上的人道主义救援本身就不该跟政治问题挂钩,更加没必要将“谴责俄罗斯”当作建立人道主义走廊的前提。

国际社会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利益诉求,这很正常,但人类有些共同利益是不应该忘记的。在交战地区建立人道主义走廊,实行人道主义救援,这应该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它不应该是政治角力之后的结果。无论交战双方是谁,无论他们之间的是非曲直是怎么样的,都不应该阻挠人道主义救援。

但现在国际社会连这点共识都很难达成,说明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倒行逆施之下,国际社会的分裂现象正在加剧,给未来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乌克兰战争从2月底爆发至今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美国以维护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由,煽动许多国家对俄罗斯发动了各种形式的经济制裁,试图把俄罗斯从国际主流社会中剔除出去。

此外,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在将对俄制裁的范围不断扩大,俄罗斯的运动员、艺术家、企业家都已被无辜波及,导致俄罗斯和西方世界的对抗日益激烈。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完全背离了”帮助乌克兰“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因为世界的战争风险明显增加了。而且不难发现,美国在这次乌克兰危机中,再次展现出了自己的霸权主义本性。

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的国家有很多,但几乎都是西方国家。中国、印度、印尼、南非、墨西哥、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基本上都持中立态度。在重大国际冲突中保持中立,这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权力,任何人都无权指责。但美国偏要唱反调,就因为中国和印度没有参与制裁俄罗斯,美国就威胁要对中国、印度等国进行制裁,气焰十分嚣张。

也就是说,现在的美国,已经开始对西方世界、西方体系之外的国家进行无差别攻击,只要不跟美国站在一起,那就是美国的敌人。这样的作风,让人感受到了冷战的气息。冷战时期,整个世界以意识形态划分为东西方两个阵营,不管是非对错,只看政治立场,因此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战争阴云中。冷战40年,是人类当代史上最危险的一段时期。

没有想到的是,冷战结束30年后,美国重新把这种手段捡了起来。在对俄关系上是这样,在对华关系上也是这样。在近几年的“贸易战”中,美国要求其他国家在中美之间进行二选一,就跟现在强行要求其他国家制裁俄罗斯一样,都属于明显的霸权主义行径。

他们这种做法已经在全世界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世界再次分裂的苗头,从这次联合国大会的投票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在这种情况之下,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都应该联合起来,阻止美国继续他们的霸权行径,掐灭“新冷战”的苗头。

相关文章

手机版 | 电脑版 | 客户端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上传,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xxxxx@163.com 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