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1:46:23
今年1月份,车辆发动机开始出现故障。在与广州保利售后沟通数次之后,3月29日,广州保利售后最终回复刘先生称,因为在非玛莎拉蒂授权4S店更换了汽车机油导致发动机故障,如果需要更换发动机将由车主刘先生自行承担费用。对此,刘先生称,他提出在质保期内拒保,广州保利需要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但广州保利称“没有报告”。就此纠纷,澎湃新闻联系玛莎拉蒂(中国)。其官方客服回应称,会与刘先生核实情况并妥善处理。但截至发稿时,澎湃新闻及刘先生均未收到相关回应。刘先生介绍,2020年12月他在广州保利花费936200元,购买了一台玛莎拉蒂莱万特,车辆现在还在保修期内。
玛莎拉蒂被指在质保期内拒保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在与广州保利售后沟通数次之后,3月29日,广州保利售后最终回复刘先生称,因为在非玛莎拉蒂授权4S店更换了汽车机油导致发动机故障,如果需要更换发动机将由车主刘先生自行承担费用。
对此,刘先生称,他提出在质保期内拒保,广州保利需要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但广州保利称“没有报告”。
就此纠纷,澎湃新闻联系玛莎拉蒂(中国)。其官方客服回应称,会与刘先生核实情况并妥善处理。但截至发稿时,澎湃新闻及刘先生均未收到相关回应。
消费者投诉
刘先生介绍,2020年12月他在广州保利花费936200元,购买了一台玛莎拉蒂莱万特,车辆现在还在保修期内。
2020年车辆购买发票。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2023年1月10日,刘先生发现车辆故障灯突然亮起。因为是过年期间且车辆故障灯只是偶尔亮起,他没太在意,在与广州保利售后简单沟通之后,未做后续处理。
但很快,刘先生发现车辆故障灯频繁亮起。3月16日他再次联系广州保利售后咨询车辆保修相关事宜。“这次沟通中,广州保利售后要求提供我的车辆保养记录,未提及车辆保修。”
3月23日,广州保利售后回复刘先生称,公司可能会拒保。理由是,2022年10月15日刘先生在一家非玛莎拉蒂4S授权店为车辆更换了一次机油。
“售后说型号不一样的机油,粘度、散热和抗磨、润滑效果都不一样。换了不同型号的机油后开了几千公里,有概率造成发动机故障。售后还说机油的标号是贴在机舱盖上面的,他们说我那个换机油的店没有按照标号更换。”刘先生说。
对广州保利售后的说法,刘先生表示,因为中山市撤销了玛莎拉蒂售后服务点,2022年10月15日,他确实在中山一家非玛莎拉蒂4S授权店为车辆更换了一次机油,但他并不知道这会影响车辆保修,买车时也没有人向他点明此事。
经检查,广州保利3月29日回复刘先生称,公司确认拒保。
刘先生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广州保利售后就拒保解释道:“车辆故障跟使用不符合规格的机油有关,引起发动机内部异常磨损产生金属屑,可能引起VVT执行机构间歇性无法正常工作。”
刘先生认为广州保利的说法过于牵强,查阅相关规定他发现,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三十二条:经营者不得限制消费者自主选择对家用汽车产品维护、保养的企业,并将其作为拒绝承担三包责任的理由。
经过协商,广州保利给出解决方案,即帮刘先生调换两个VT电磁阀试用,看后续是否还会出现故障灯。如故障灯再次亮起便需要更换发动机,而更换发动机的维修费用将全部由刘先生承担。
广州保利售后工作人员在聊天记录中明确拒绝保修。
刘先生继而提出,在质保期内拒保应当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但据他提供的聊天记录截图,广州保利工作人员对此的回应是“没有报告”。
企业回应
4月8日,澎湃新闻联系玛莎拉蒂(中国)。其官方客服回应称,会与刘先生核实情况并妥善处理。
4月10日,刘先生向澎湃新闻反馈称,广州保利还没有人联系他协商车辆保修期内的拒保问题,“今天上午我去广州保利,工作人员仍然表示拒保,也没能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刘先生对此表示不能接受,他称还将继续申诉。
来源:澎湃新闻
玛莎拉蒂被指在质保期内拒保相关阅读:
案件聚焦:平行进口的玛莎拉蒂遭遇故障,38万元维修费究竟谁来赔?
平行进口的玛莎拉蒂到手不足三个月,就出现了发动机故障,仅更换发动机就花费了38万余元。原本想着买车的同时还买过一份汽车质保服务,可以减少自己的损失,然而承担质保责任的服务公司竟然以车辆维修原因属于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为由拒绝支付。近日,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这起案件,最终判决服务公司向玛莎拉蒂所有人伊万公司支付维修款15万余元。
车辆故障,被认为不属于保修范围
因业务需要,伊万公司从某贸易公司处购买了一辆玛莎拉蒂小轿车,双方签署了《二手车买卖合同》,合同载明车辆已行驶里程为308公里。因为车辆属于平行进口车,4S店不提供质保服务,伊万公司向服务公司购买了一份质保期限为三年或十万公里的汽车质保服务,并另行支付了质保服务费用。
一日,小轿车在行驶中,机油压力灯突然报警,发动机加速时也产生了明显的异响。驾驶员立即靠边停车,经查实发现车辆无法继续行驶,运至指定维修点后,伊万公司与贸易公司、服务公司三方从发动机内对机油进行取样并封存送检。
据检测报告,服务公司告知伊万公司,滤清器内有大量金属屑,初步判断是发动机内部机件磨损所致。对机油主要性能数据分析后,服务公司认为发动机故障是由发动机机油性能指标衰减,不能满足发动机使用要求,破坏了正常润滑而引起的。此后服务公司出具《告知函》,称车辆发动机损坏系因润滑缺陷导致,不属于质保服务合同保修范围。
雪上加霜,免责事由“从无到有”
伊万公司只得自行维修,并向服务公司主张修理费用38万余元。对此,服务公司表示,伊万公司没有到授权的服务站进行修理,已构成质保合同中的免责事由,公司不应承担质保责任。
此时的伊万公司一脸懵圈,虽然伊万公司收到了质保服务合同,但合同背面并没有具体条款,因此不认可免责事由一说,对服务公司所谓车辆故障系因润滑缺陷所致的说法也不认可。
经核实,车辆的注册日期为2015年5月,伊万公司购买于2017年8月。庭审中,服务公司还提供了玛莎拉蒂用户手册,手册在定期保养中注明:机油更换指示信息不会监测上次更换机油迄今的时间,如果距离上次机油更换已有两年,应再次更换,即使组合仪表上的机油更换指示信息未显示。在任何情况下,换机油间隔不得超过2万公里或在至少2年后。手册特别提示不按要求保养会导致车辆损坏。
伊万公司连连喊冤,虽然购买玛莎拉蒂后未曾更换过机油,但当时车辆只行驶了845公里,应在行驶1万公里或一年后进行常规保养,而这个起算点不应从车辆出厂或者注册时间起算,应从己方公司购车之日起算。
陷入僵局,责任应如何分担?
对于更换下来的发动机总成,双方均不同意就发动机损坏的原因进行鉴定,审理陷入了僵局。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车辆正常使用中发动机发生故障,服务公司依约应承担质保服务义务,服务公司辩称争车辆故障属于免责范围,但免责条款既未交付、也未告知对方,免责事由不构成合同内容。
同时,伊万公司作为车辆所有人和使用人应正常使用车辆。伊万公司未能按厂家规定更换机油、保养车辆显然未尽到该注意义务。鉴于双方对发动机损坏的原因均不同意鉴定,最终法院酌定服务公司承担40%的维修费用,即支付伊万公司维修款15万余元。
该案一审判决后,服务公司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提示
平行进口汽车,全称为平行贸易进口车,是指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贸易商从海外市场购买,并引入中国市场进行销售的汽车,从本质上看,实际为“二手车”,区别于授权渠道销售的“中规车”。由于平行进口车的经销商、生产商均不提供质保服务,消费者往往只能寻求第三方的质保服务,现实交易中也存在由于信息不对称、车辆进口或办理牌照的随车文件缺失或迟延、消费者使用车辆不够谨慎等多种情况引发的纠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