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蟹网 > 手游攻略 > 京东零售开启5年来最大组织变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京东零售开启5年来最大组织变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时间:2023-04-12 10:17:30

京东零售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提升组织效率、激发业务活力、满足用户需求、构建开放生态,成为了刘强东等高层的关注焦点。为此,京东零售在2023年4月9日开启了5年来最大的组织变革,取消了事业群制,变为事业部制。据内部人士透露,调整完成后,京东零售普通员工与CEO的汇报层级最多只有3级。这次5年来最大的组织变革,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和转型升级。
京东零售开启5年来最大组织变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京东零售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提升组织效率、激发业务活力、满足用户需求、构建开放生态,成为了刘强东等高层的关注焦点。

为此,京东零售在2023年4月9日开启了5年来最大的组织变革,取消了事业群制,变为事业部制。这场变革将对京东零售的业务发展和平台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最大型的一次变革,具体怎么变?

根据36氪的独家报道,京东零售的组织变革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取消事业群制,变为事业部制,原事业群负责人将担任事业部负责人;

(二)原事业群统管下的各事业部,将按照细分品类拆分为具体的经营单元,给予品类负责人更多的决策自主权,也包括人事任免等权利;

(三)全面打通了自营与POP(平台开放平台)两大业态,由统一的品类负责人管理,进一步实现流量“平权”。

这是继2018年,将事业部升级为事业群制后,京东零售5年来最大的组织架构调整。

当时,刘强东在内部信中强调,“希望能最大程度的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使相关联的业务产生协同效应”,这也是京东后来推行中台制度的雏形。

据内部人士透露,调整完成后,京东零售普通员工与CEO的汇报层级最多只有3级。这也是京东几年来一直推崇的“Big Boss”机制的延续,即将每一个细小业务单元都视为一个经营实体,每一个实体管理者都是一个真正的Boss。通过把经营决策权交给离客户最近、最了解市场需求的人,提升业务部门对客户和市场的反应速度,提高作战效能。

二、为何进行大型的组织变革?

京东零售开启这么大的组织变革,并非一时冲动或者盲目跟风。而基于对市场环境、用户需求、平台生态等多方面因素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是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的变化。随着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对商品品质、价格、服务、体验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京东零售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不断创新和优化业务模式,提升供应链能力,丰富商品供给,满足用户的长尾需求。

而打通自营与POP,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一举措将使得京东零售拥有更多的商品资源,更灵活的价格策略,更高效的流量分配,更优质的服务保障,从而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其次则是构建开放生态和提升平台价值。京东零售作为一个平台型企业,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也要为合作伙伴、品牌商和多个领域提供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支持,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而自营与POP的打通,也将使得京东零售更加开放包容,不再区分自有品牌和第三方品牌,不再区分自营商品和平台商品,而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市场规则为准则,以平台价值为核心,搭建一个公平竞争、共赢共生的生态系统。

最后便是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效率。京东零售作为一个技术驱动型企业,要想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敏捷和灵活,就必须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效率,激发组织活力和创新力。

而回归事业部制,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回归事业部制将使得京东零售压缩管理层级,简化决策流程,赋予品类负责人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感,实现“Big Boss”机制的全面落地。这样既可以提高对市场和用户的响应速度和适应能力,也可以培养更多的中层干部和人才梯队。

三、大变革后,京东零售会走向何方?

这次5年来最大的组织变革,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和转型升级。那么,在这场变革之后,未来的京东零售会走向何方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展望:

一方面京东零售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技术驱动型电商平台。由于京东零售自身已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基础设施能力,在物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着领先的优势。

在这次变革之后,京东零售将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投入,利用技术赋能业务,为各行各业提供智能化的零售解决方案。京东零售将继续加强与京东物流、京东科技、京东健康等子集团的协同,打造无界零售生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购物体验。京东零售也将继续拓展下沉市场和海外市场,增加用户覆盖和市场份额。

其次,京东零售还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这一目标的实现,前提上不仅需要京东零售要做好自身的零售业务,也要将自身的技术和基础设施能力输出给合作伙伴、品牌商和多个领域,帮助他们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满意度,实现共赢共生。

京东零售还需继续推进自营与POP的打通,实现一盘货、一盘流量、一盘服务的目标,为平台商家提供更多的流量、品牌、营销、金融等资源和支持。并继续深化与腾讯、沃尔玛等战略合作伙伴的协作,共同打造全渠道零售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购物场景和选择。

结语

总之,京东零售在2023年将以低价为战略核心,以供应链为基础,以技术为驱动,以用户为中心,以平台为载体,以生态为目标,不断创新和优化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京东零售将秉承“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正直、激情敬业”的价值观,与各方合作伙伴共同推动零售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生活。

来源:港股研究社

京东零售开启5年来最大组织变革相关阅读:

阿里云正式推出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网易回应苏炳添起诉侵权

文:坤舆商业观察整理

阿里云正式推出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

4月11日,在2023阿里云峰会上,“通义千问”正式发布。介绍称,“通义千问”是一个超大规模的语言模型,功能包括多轮对话、文案创作、逻辑推理、多模态理解、多语言支持。能够跟人类进行多轮的交互,也融入了多模态的知识理解,且有非常强的文案创作能力,能够续写小说,编写邮件等,可以极大增加我们的工作效率。

阿里云智能首席技术官周靖人表示,“未来所有软件都值得接入大模型升级改造,我们将开放‘通义千问’的能力,为每一家企业打造自己的专属GPT,欢迎所有人用阿里云开发自己的大模型。阿里云将提供完备的算力和大模型基础设施,让包括创业公司在内的所有企业和机构更好地实现创新,让中国整体的 AI 能力有全方位的提升。”

周靖人介绍,未来每一个企业在阿里云上既可以调用“通义千问”的全部能力,也可以结合企业自己的行业知识和应用场景,训练自己的企业大模型。比如,每个企业都可以有自己的智能客服、智能导购、智能语音助手、文案助手、AI设计师、自动驾驶模型等。

目前,阿里巴巴旗下产品钉钉、天猫精灵接入测试,将在评估认证后正式发布新功能。

发布会当天,阿里云宣布与OPPO安第斯智能云联合打造OPPO大模型基础设施,基于通义千问完成大模型的持续学习、精调及前端提示工程,未来建设服务于其海量终端用户的AI服务。其他将与阿里云在大模型相关场景展开技术合作的探索和共创的企业还有吉利汽车、智己汽车、奇瑞新能源、毫末智行、太古可口可乐、波司登、掌阅科技等。

京东零售开启5年来最大组织变革

4月11日,有消息称,在近日的经营管理会上,京东零售确立了最新的组织架构变革框架。

主要包含为:取消事业群制,变为事业部制,原事业群负责人将担任事业部负责人;原事业群统管下的各事业部,将按照细分品类拆分为具体的经营单元,给予品类负责人更多的决策自主权,也包括人事任免等权利。

此外,拆分后的经营单元内,将不再区分POP和自营,二者全面打通,由统一的品类负责人管理,进一步实现流量“平权”。

这是从2018年,将事业部升级为事业群制后,京东零售5年来最大的组织架构调整,也是自涉足POP业务以来,京东内部第一次打通自营和POP。

此次调整主要涉及京东零售的经营业务部门,中台以及各职能部门将不参与其中,此外,也不涉及人员优化。

据悉,这次京东零售组织变革,一是为了精减管理层级、提高组织效率。调整后,在行业类似规模的团队中京东将是最扁平的;二是让直接作战的业务单元拥有更大的决策权。

网易回应苏炳添起诉侵权

4月11日,针对苏炳添起诉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侵权,网易有道相关人士回应,已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尽可能消除侵权影响,并积极配合诉讼。

2021年,有道乐读项目组微信公众号“东东龙官方”、“万物皆可爱哦”在发布的文章《9 秒 95!苏炳添一骑绝尘!如果成功有另一个名字,那他一定叫做努力……》中,添加了未获苏炳添授权的赛场照片。

2022年7月,苏炳添起诉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侵权,案件将于5月18日在广州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案由为网络侵权责任纠纷。

苏炳添曾因肖像权纠纷起诉多家知名企业,包括得物、新东方关联公司、南通市通州区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光大银行厦门分行等,2022年年内,苏炳添就曾起诉12家公司,判决赔偿金额2500元至20.5万元不等。

而就在昨日,网易还被周杰伦及杰威尔音乐有限公司以不正当竞争的案由起诉,该案将于4月17日开庭审理。

全聚德2022年净亏损同比扩大78%

4月11日,全聚德发布2022年年报显示,全聚德的营收7.19亿元,同比下降24.16%;净亏损2.78亿元,同比扩大76.86%。

全聚德对此表示,2022 年,公司多家门店受宏观因素影响闭店或关闭堂食,对经营产生严重影响,全年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亏损。

全聚德称,2022年共有38家门店因宏观因素影响闭店或关闭堂食,合计关闭天数为2575天,平均闭店天数68天。关闭堂食69店次,完全闭店42店次。6家门店闭店超过100天,3家门店闭店超过90天。

全聚德主营为餐饮服务和商品销售业务,2022年餐饮业营收5.25亿元,同比下降25%,总收入占比为72.99%,商品销售营收1.76亿元,同比下降22.67%,总收入占比为24.49%。

尽管在过去一年全聚德的营收缩减,但增加了销售以及研发费用,2022年销售费用4966万元,同比增加12.77%。研发费用343万元,同比增加17.66%,主要包括菜品研发、预制菜研发和上市以及熟食车间改造。

实际上,这已是全聚德连续第三年亏损。2021年,全聚德亏损约1.57亿元,2020年亏损约为2.62亿元。全聚德在年报中直言:“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极氪回应车主发布联合维权声明

4月11日,极氪回应车主联合维权声明称,针对用户反馈此前车型的座椅问题,是因为极氪从环保和用户健康角度出发,座椅面罩与发泡材料之间采用非胶水粘接,采用真皮包裹的座椅、沙发等产品都会存在类似的现象,预计在4月下旬将会升级一版技术方案。

此外,就“区别对待22款车主”一事,极氪表示,3月16日发布的极氪001“产品力限时免费升级包”,是根据当下市场和公司情况制定的限时购车权益。根据不同时期市场和公司的情况,制定不同时期的购车权益政策,属于汽车行业普遍、正常的市场行为。

此前,有消费者发布“极氪车主联合声明”指出,2022款极氪001的座椅面料出现鼓包和塌陷问题,且部分车主在更换填充物后仍出现鼓包和塌陷现象;并对“区别对待22款车主,对23款已提车的车主补偿10万积分(等同于1万元人民币)”表示难以接受,要求对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3月15日22款车主补偿10万积分及23款选装Z-sport套件车主等价积分补偿。

中汽协: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4.8%

4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数据显示,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7.4万辆和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4.8%和34.8%,市场占有率达到26.6%。2023年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市场占有率达到26.1%。

出口方面,3月,汽车企业出口36.4万辆,环比增长10.6%,同比增长1.1倍。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7.8万辆,环比下降10.3%,同比增长3.9倍。中汽协指出,汽车出口延续了去年强势出口的态势,今年以来增速不断攀升。

中汽协分析,一季度,汽车行业进入促销政策切换期,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的退出、新能源汽车补贴的结束等造成去年底提前消费,相关接续政策尚不明朗,年初以来的新能源降价以及3月以来的促销潮又对终端市场产生波动,汽车行业经济运行总体面临较大压力。

相关文章

手机版 | 电脑版 | 客户端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上传,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xxxxx@163.com 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