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蟹网 > 手游攻略 > 夫妻守着深山30年送出十几位大学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夫妻守着深山30年送出十几位大学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时间:2023-04-11 10:48:40

初冬季节,摄影师跟随一群户外的朋友来到晋南中条山里游玩,他们说今天要去的地方人迹罕至,极其原始,大山里不通公路,只有一条仅能容纳一辆车通过的石子土道,让摄影师要有个心理准备,我也不敢单独行动,只能跟在他们的身后走进了这里,开始一次“探险”活动。大哥说自己姓余,今年55岁,妻子比他小3岁,他的祖上是解放前落户在这里大山里的农村,妻子是23岁的时候从湖北老家嫁到这里,算起来时间已经30年了,他们在深山里过着男耕女织的传统农耕生活,生下了2儿2女,说起4个儿女夫妻两个很自豪,他们说全是大学生。
夫妻守着深山30年送出十几位大学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初冬季节,摄影师跟随一群户外的朋友来到晋南中条山里游玩,他们说今天要去的地方人迹罕至,极其原始,大山里不通公路,只有一条仅能容纳一辆车通过的石子土道,让摄影师要有个心理准备,我也不敢单独行动,只能跟在他们的身后走进了这里,开始一次“探险”活动。

户外的朋友到这里已经来过几次了,他们户外运动看上去很专业,在山间的小道上走的很快,跟在他们后边我已经是气喘吁吁,2个多小时后,我们听到了密林里的一阵狗叫声,前边看到一户人家,一名男子提着塑料桶走了出来,我心里庆幸,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山中行走就是这样,看似很近要想到达很不容易,沿着山坡上的小道我们转了一个大弯,才走到了这个深山中的小院,见到了1对中年夫妻,他们正在提泉水准备做午饭,两人很是友好,经过交谈我们得知他们祖籍都是湖北十堰人,在这里定居已经很多年了。

大哥说自己姓余,今年55岁,妻子比他小3岁,他的祖上是解放前落户在这里大山里的农村,妻子是23岁的时候从湖北老家嫁到这里,算起来时间已经30年了,他们在深山里过着男耕女织的传统农耕生活,生下了2儿2女,说起4个儿女夫妻两个很自豪,他们说全是大学生。

两个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一个在郑州一个在深圳,两个女儿还在上大学。大哥说虽然这里地处山区,但是小环境气候很好,山里土地肥沃,还有清泉,特别适合种植蔬菜,他们就是靠种植西红柿为生,去年6亩地卖了8万多元,今年受市场影响,收入不太理想。

已经到了做午饭的时间,大哥坐在土灶台前开始烧火,灶台里的活很旺,烧的都是树枝和树根,烟火中有一股柏树的特殊香味,影友好奇的上前看了看,大哥说烧的是“崖柏”,大家听说后愈发的惊讶,崖柏很是珍贵,为何大哥当柴烧?

余大哥说这前些年崖柏风靡非常热销,自己也和当地农民一样上山崖搞崖柏赚钱,这里地处大山深处很少有外人进来,石头悬崖上有很多的数百年死去的崖柏,属于陈化老料,价格比较贵,自己曾经一个大崖柏就买过上万元,一个月的时间赚过10万元。但是从去年开始崖柏热过去了,现在不值钱,没有卖完的都放在房子里,还想等着重新升值,一些不太好的就烧了火。

大叔说要按照以前的价格我现存的崖柏还能卖上10万元,现在客商说崖柏称斤20元1斤,烧了它可惜,保存着占地方,处于两难境地。话题又扯到了他们的现在生活上,大哥说近几年当地政府帮助农民迁往山外生活,他们家也在山外有新房子,但是有个问题,山外生活确实好,但是经济来源是个大问题,现在自己快60的人了,只会当农民种地还要往山里跑,几十里的山路相当不方便,所以经常还要住在这里。

这是个很实际的情况,当地政府去年给每家补助了1.5万元,建起了一个简易房子。以后孩子们也不会回来了,余大哥夫妻两个说他们就这样继续在山里种庄稼,生活在这里吃喝不花钱,地里产粮食和蔬菜,养鸡鸭有蛋吃,运气好一年西红柿的收入就相当的好,闲暇时间还能挖药材弄点山货赚些零花钱。

摄影师注意到他们的生活用电都是光伏发电,大哥在房间还有两块很大的蓄电池,他说每天的生活用电足够使用,能照明能看电视。

看到一直是大哥在做着家务,烧火做饭,大姐站在院子看着丈夫干活,影友好奇的问她为啥不做饭?她笑着说我坐了1个小时的摩托车刚刚回家累了!大哥很憨厚,听了妻子的话他只是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继续做着饭。影友继续大姐开玩笑说你是不是觉得生出了4个大学生很傲啊?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听了这话余大哥说我们在深山里辛辛苦苦一辈子,培养出了4个大学生相当的不容易,孩子们刚刚就业女儿还在上大学,生活工作压力大,我还要在这大山里继续奋斗几年,给孩子们帮帮忙,哦,对了你们要是能帮着卖了这些个崖柏就好了。【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夫妻守着深山30年送出十几位大学生相关阅读:

用石子教算术、拿橘子当地球仪,这对夫妻把数百名孩子送出大山,马云也动容了

我不管我是什么教师的身份,只要有书教,只要能把孩子一批批送出去,用我的人格魅力把孩子带好。

来自湖南的乡村代课教师杨昌强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有点激动且表情严肃地说出了这句话。

杨昌强是一名来自湖南湘西泸溪县的乡村代课教师,已经51岁的他,从1990年开始,就以“代课教师”的身份在山里教书,在讲台上一站就是近30年。

“不管什么身份,只要有书可教。”这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最坚定告白。

在接受采访的前一晚(1月13日),他刚刚以获奖教师的身份,参加了2018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与他一同登台获奖的还有自己的妻子罗荷珍,同样也是一名乡村教师。

这次夫妻双双获奖,也打破了马云乡村教师奖的惯例。以往每一届奖获奖人数是100人,今年因为他们俩,成了101人,夫妻两人的名字被刻在了同一个奖杯上。

颁奖典礼现场,罗荷珍的一句“我既然选择了你,就选择了你的一切”,让在场的嘉宾和观众为之动容。简单而质朴的一句话,也成为了她对丈夫的最长情告白。

20多年来,夫妻俩一直都是湖南湘西泸溪县合水镇呈田村小学的代课教师,直到去年四月,杨昌强被调往另外一个学校。

他们的故事,也让台下不少嘉宾为之动容!

我不是单纯来领奖的

很少有机会走出大山的杨昌强,极其珍视这次参加“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的过程,他把这次行程当成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13日晚上的颁奖典礼结束后,记者联系了杨昌强,在短信沟通采访事宜期间,杨昌强对时间的安排很是认真,不想错过任何学习的机会。

他说:“我们来三亚不单纯领奖,许多专家学者为我们讲课。”

杨昌强的短信截图

因为知识而从教

杨昌强12岁时,母亲因为青霉素过敏而去世。因为当地的赤脚医生缺少足够的医学知识,所以没能够救回母亲。这次家庭变故,让杨昌强真正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1988年,即将参加高考的杨昌强在预考中表现出色,获得了一次保送师范院校的机会,但是因为一场大雨,村里成了孤岛,导致外面的通知书进不到村里,错过了面试的机会,也让杨昌强错过了“大学梦”。在随后的高考中,他遗憾落榜。

1990年,村里的学校缺老师,高年级需要一个有文化的青年老师,来教写作和应用题。老校长找到了杨昌强,认为他是当地村里比较有文化的年轻人,又是个读书人,请他去当老师。

抱着只是试试看的心态,杨昌强接受了这份邀请。很快,杨昌强就在讲台上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这是一个可以尽情发挥自己所学的舞台。

“从此就陶醉在教书的过程中,喜欢上了这一行业,就不会在意其他待遇方面。”杨昌强说。

他也曾是“情话”高手

妻子罗荷珍与杨昌强初识时,同是一名高考落榜生,于是就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同情感,双方随后开始了书信往来。

在交往的众多书信中,杨昌强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寄给罗荷珍的“最靓”照片。那是一张1994年他年去湖南师大参加英语专业复试后,与全州考生在岳麓山索道口的个人留影。

才气满满的杨昌强,还附了一首打油诗: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手按快门留倩影,定格心底难忘怀。

斗胆扮唱天仙配,要学董永牵七姐,

你如情同也意合,取相之日留家院。

相机是媒娘,相片为红线。

红花女,我可否是你的绿叶男?

再过二十年你抱girl,我背boy,

四口牵手岳麓山。

最终,他俩犹如这封浪漫情书一般,浪漫地走到了一起。

从夫妻到夫妻教师、夫妻学校

1996年,罗荷珍放弃了在乡村诊所当护理的工作,加入杨昌强,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他们成为了夫妻教师。

2000年后,随着学生的减少,渐渐地他们成了学校里唯一的两名老师,学校也被称为“夫妻学校”,同时也进入了最艰难时期。

当时缺少教学工具,他们就靠自己想办法弄教具。他们用石子和芦苇杆教算数,拿橘子斜插一根筷子作地球仪,带学生想象世界。

在他们俩支撑学校的头几年,学校没有厕所。学生上厕所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猪圈,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进粪坑里。

罗荷珍回忆道:“我们经常要陪着小孩一起去上厕所,小一点的甚至要抱起来,帮他们大小便。”

2018年4月,杨昌强调离了呈田村小学,罗荷珍成为了该校唯一的老师。

一个人的罗荷珍,忙得是几乎不进办公室。她说,“其实讲台才是我的办公桌”。

现在的她最担心的是小孩子的安全。每到下雨的时候,去往学校的一条路就成了水路,罗荷珍都会把小孩一个个的背过去。

杨昌强去的新学校——密灯小学,是一个师范院校的实习生实习基地。因为担心妻子忙不过来,起初他并不想去,但为了能学到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教育孩子,还是决定去了。

过去数十年,罗荷珍的无私奉献,让杨昌强对妻子也倍感愧疚。领奖当晚,他在舞台上深吻了妻子。

“都说女人天性爱美,但是你跟了我一辈子,我从来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给你买。老婆,我对不起你。”在说对不起的时候,杨昌强的声音颤抖了。

罗荷珍回应说:“没关系,我既选择了你,我就选择了你的一切,包括你的事业。只要我们山里的孩子能走出大山,我们的牺牲就是值得的。

不想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当乡村代课教师,杨昌强夫妇每年只有9个月的工资,为了补贴家用,寒暑假的时候,杨昌强就会到外地一些建筑工地打零工,或者帮别人收早稻。

有一年春节,小儿子突发扁桃体病变要手术,上高中的大儿子要缴补课费,他们四处都借不到钱。罗荷珍本来要回娘家探亲,家里却找不出一点钱了。正月初八,日头快落尽时,门响了。七十岁的岳父母冒着低温,走了三十多里山路,给他们送来5000元救命的钱。

既然当老师赚不到钱,为何不换一份工作,或者出去打工呢?在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上,杨昌强说,“在我心中当老师是无上光荣的职业,我虽然辛苦了,但是我坚守了几十年,看到一批批学生都走出大山,看着他们把自己没去过的地方都走遍了,我就很自豪,很有成就感。”

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杨昌强还透露了一点“私心”。他说:“我爸妈都不在世了,岳父岳母也老了,我如果打工去,我的孩子就会成为留守儿童。外面也许能赚到更多的钱,但我的下一代可能会因缺乏教育,成为新一代的农民工。”

“留下来,我村子里有更多的孩子都不会成为留守儿童,至少我可以代替他们父母,尽我最大努力的给他们一个完整的成人教育。这个的意义和价值更大。”

20多年来,杨昌强和罗荷珍共送出了近800名学生走出大山,包括多个研究生和一位留学博士。他们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

拿到奖金,要给家里装WiFi

据悉,今年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的每一位教师可以得到总计10万元持续三年的现金资助与专业发展机会。

如何花这笔奖金,杨昌强打算先还了一部分的欠债,然后给家里安装一个WiFi,添置电脑,融入学习平台。

然后去看望曾经资助过的,现在上六年级的两姐妹。他说,两姐妹二个月前,失去了父亲,像自己当年一样的苦命。

这次来参加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是杨昌强第一次来到海南,他要特意带一些沙子和贝壳回去。他说:“沙子代表大海,贝壳是大海里活生生的生灵,它会说话,五彩斑斓的色彩,就像孩子的童年的一样。”

他对自己的学生们的期望是:不求他们个个升学,但求他们个个成才,至少人格要完美,不能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伤害。

记者手记

50岁脸上的“童真”和乐观

与记者初次见面,从回答第一个问题起,从杨昌强回答问题的神情和动作,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饱尝艰辛的乡村教师。

上面的画面,是杨昌强在谈到第一次来到海南,第一次看到大海时的表现。谈话中,杨昌强的眼神里满是兴奋,不断用手势表达着内心的感受,显示出了小孩般的“天真”。

第一次看到大海,他说“看到生活在大山里几十年都没见到过的东西,看到蓝蓝的天,辽阔的海面,我的心向三亚的天和水一样开阔了。”

谈起第一次坐飞机的感受时,他说“我感觉飞机好大,很长。这么大的东西怎么飞上去的,怎么下来的,能够平稳地停到机场,觉得都是高科技的东西。这些我都拍下了,要给学生看,要激励他们的。”

谈这段感受时,杨昌强的神情依旧充满好奇和兴奋,也依旧带着大量的肢体语言。让人觉得可爱的同时,又不免有些心酸。蓝天、大海、飞机,这些对于很多几岁的小朋友都司空见惯的场景,却令一位年过50的老师感到孩童般的兴奋。

对乡村教育,杨昌强希望有新生代的教师来接力我们。

在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当天,记者在会场旁参观了“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的推广情况展示,其中一块展板上,贴满了来自浙江省梓桐镇中小的学生们在趣玩中心的体会,话语里透出了满满的童趣。

更让记者暖心的是,在颁奖晚会的现场,会场的每一个座椅椅背的贴条里,都藏了一张特殊的贺卡。

这是记者座位上藏的贺卡△

这是另一位与会者座位上藏的贺卡△

相关文章

手机版 | 电脑版 | 客户端

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上传,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xxxxx@163.com 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