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1 10:17:41
正文摘要:
的提问,全聚德11月1日在互动平台回复道,根据交易所退市规则,上市公司净利润亏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时将触发退市风险警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继续围绕老字号“守正创新”工作主线,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一方面确保安全运营,另一方面全力推进年度重点项目实施。全聚德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正常,财务状况稳定。10月28日,全聚德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全聚德第三季度营收约2.37亿元,同比减少4.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约2259.16万元,同比增加7.31%。数据显示,全聚德2020年亏损2.6186亿元,2021年亏损1.5693亿元,连亏三年的可能性极大。
全聚德连亏三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针对投资者“已经快连亏三年了,是否存在退市风险?”的提问,全聚德(002186)11月1日在互动平台回复道,根据交易所退市规则,上市公司净利润亏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时将触发退市风险警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继续围绕老字号“守正创新”工作主线,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一方面确保安全运营,另一方面全力推进年度重点项目实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4亿元,暂不存在退市风险。
全聚德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正常,财务状况稳定。
10月28日,全聚德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全聚德第三季度营收约2.37亿元,同比减少4.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约2259.16万元,同比增加7.31%。同时,公司前三季度营收约5.64亿元,同比减少-2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约1.75亿元,同比下降162.08%。
全聚德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继续围绕老字号“守正创新”工作主线,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一方面确保安全运营,另一方面,全力推进年度重点项目实施。多个主力门店升级完成正式营业,餐饮食品化采取多品牌、分步上市策略,产品线持续丰富。但由于疫情多发散发,客流恢复不及预期,部分区域餐饮门店继续停止堂食,对报告期营业收入、经营成果产生较大影响。
数据显示,全聚德2020年亏损2.6186亿元,2021年亏损1.5693亿元,连亏三年的可能性极大。
10月28日,海底捞举办秋冬新品线上发布会,11款全国性产品亮相,其中包括海底捞瞄准民间菜推出的“泡菜鸭锅底”。
据了解,2021年底海底捞发布“区域上新+全国上新”双轮驱动的全新产品规划,2022年其推出的多款爆款新品在提升拉新和增强复购方面作用明显。据海底捞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和6月两次产品上新,使得海底捞全国门店整体翻台率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拉升。
申万宏源研究认为,全聚德近年来系列降本增效措施强化了经营韧性,品牌、门店、菜品升级为公司带来业绩弹性,目标客户逐渐向“外地进京游客-北京本地顾客-外地本地顾客”方向调整,并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拓展预制菜、团膳等新业务为公司注入业绩活力,食品板块预制菜产品矩阵明晰并将依托全聚德百年品牌持续发力,预计随疫情好转公司业绩增长弹性较大,中长期将迎来持续健康增长。
截至1日收盘,全聚德涨5.17%,报8.54元/股。
来源:读创财经综合
审读:谭录岗
全聚德连亏三年相关阅读:
全聚德股价大涨后被停牌核查 此前宣布跨界白酒
盈利能力下滑,全聚德试水酱酒生意。
《中国科技投资》李晓娜 罗晓凡
日前,全聚德(002186.SZ)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近期股价波动较大,公司将于1月3日开始停牌,就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进行核查。
据了解,全聚德因推出酱酒产品引发市场关注。全聚德股价在自12月14日以来的13个交易日内创下7个涨停,进入12月以来,全聚德的股价涨幅已超过100%。截至12月30日收盘,全聚德收于22.83元/股,创近5年新高。
与股价暴涨相比,全聚德的业绩却难言乐观。今年前三季度,全聚德营收约5.64亿元,同比下滑2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亏损1.7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62.08%。此外,经营现金流净流出接近1亿,同比暴跌310.34%。
股价染酱涨停
1月2日晚间,全聚德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2022年12月29日、12月30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以上,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将就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进行核查,公司股票自2023年1月3日开市起停牌,自披露核查公告后复牌。
深交所还于12月27日对全聚德下发关注函,要求全聚德说明基本面是否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公司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是否计划进行股权转让、资产重组以及其他对公司有重大影响的事项等,并要求全聚德核查公司高管及其亲属是否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存在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形。
全聚德股价的飞涨从2022年12月下半旬开始,公司股价在半月内猛涨110%,市值也从38亿元飙升至70亿元,截至去年12月30日,全聚德股价报22.83元/股,创下2017年4月以来的最高。
从消息面来看,全聚德此次在股市受到追捧,或与其“染酱”有关。
2022年12月中旬,全聚德天猫旗舰店上新两款白酒产品,分别是53度500ml酱香型白酒“全聚德1864”和53度500ml酱香型白酒“全聚德传奇”,售价分别为828元、568元。
记者注意到,目前旗舰店相关产品的月销量仅300左右。全聚德也在异动公告中表示,两款酱香型白酒刚刚上市销售,业务收入占比较小,未来是否能为公司带来良好的业绩回报,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款酱香型白酒实际上是全聚德的贴牌产品,真正的生产厂家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的贵州宋窖酒业有限公司。12月26日,全聚德回应投资者提问称,公司未有收购酱酒生产企业的计划。
对于代工模式生产的贴牌白酒,全聚德要如何把控品质?就酱酒事业的未来布局,记者致函全聚德,截至发稿,公司未予回应。
盈利能力下滑
全聚德主营业务为餐饮服务及食品加工销售业务,旗下除了“全聚德”外,还有“仿膳”“丰泽园”“四川饭店”等品牌,餐饮业为公司贡献7成以上的营收。
根据全聚德近日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提示了目前存在的几大风险,其中便包括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以及堂食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
疫情对堂食和旅游的影响,直接反映在全聚德的业绩中。2020年至2021年,全聚德营收分别为7.83亿元和9.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亿元和-1.57亿元。同时,2020年也是全聚德上市14年来首次亏损,归母净利润同比降低686.77%,亏去了此前三年的总利润。
全聚德在公告中提及,由于疫情反复对公司的经营造成巨大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存在持续下滑的风险。全聚德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放松,公司各个门店陆续恢复堂食业务,但是由于目前客流量恢复不足,公司堂食业务恢复情况不及预期。此前,受疫情影响,截至2022年6月底,全聚德直营门店涉及停业32家,平均停业天数51天。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约5.64亿元,同比下滑2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亏损1.7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62.08%。此外,经营现金流净流出接近1亿,同比暴跌310.34%。
不过,对比来看,今年前三季度,西安饮食和同庆楼的营收同比分别为-1.16%和11.23%,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为-38.87%和10.41%,情况都远比全聚德要好。
拉长时间周期来看,2012年-2019年,全聚德的营收分别为19.44亿、19.02亿、18.46亿、18.53亿、18.47亿、18.6亿、17.8亿、15.66亿;净利润分别为1.66亿、1.22亿、1.38亿、1.43亿、1.50亿、1.36亿、0.89亿、0.45亿。数据显示,全聚德营收已经连续7年停滞不前,利润水平持续下滑。
由此看来,全聚德盈利能力下滑并不单单是疫情导致。早在疫情爆发前,全聚德已出现接待人数持续下滑的尴尬局面,而接待人次的下滑会直接影响到餐饮收入的表现。2011-2016年,全聚德年均接待人次保持在740万左右,但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下滑,2019年已不足660万,此后全聚德不再在财报中公开接待人次数据。
全聚德低迷的经营状况早已受到了监管层的关注。2020年7月3日,全聚德对深交所问询函进行回复,其表示,公司餐饮和食品板块出现下滑,原因主要在于产品和服务滞后于市场需求、创新不足。与此同时,公司一直未涉足其他餐饮领域,经营模式和产品类型单一,导致流量呈现连续下降。
除了此次跨界酱酒之外,在过去的几年里,全聚德多次强调企业转型和创新布局,例如试水外卖系统、推广小店模式等。但截至目前,上述尝试尚未起到明显的业绩提振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