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10:52:46
2017年,坂本龙一在威尼斯电影节上。2023年3月28日,坂本龙一去世的新闻传开后,我陆陆续续看了中文世界的一些纪念文章,也看了过去几年一些写他的文章与采访,深化了我对坂本龙一的认识。坂本龙一在音乐上最显著的成就,并不是得奖的《末代皇帝》配乐或其他的电影配乐,这不是说他的电影配乐不好,听了如水过无痕,而是在众多优秀的电影配乐里,坂本龙一的电影配乐本身并没有鹤立鸡群。坂本龙一所在的YMO乐队的电子音乐,当年在全球也是领风气之先。坂本龙一对英国、日本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合流的影响,不仅仅在音乐方面。
闵玧其坂本龙一合作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2017年,坂本龙一在威尼斯电影节上。 (CFP/图)
2023年3月28日,坂本龙一去世的新闻传开后,我陆陆续续看了中文世界的一些纪念文章,也看了过去几年一些写他的文章与采访,深化了我对坂本龙一的认识。不过整体而言,我觉得这些文章对他在音乐史上的贡献,谈得略嫌朦胧,并没有一个正确的把握。所以,这里我不谈坂本龙一的政治或他的人生(他自己也说对他而言,音乐与政治是分开的,虽然偶尔他也用音乐表达他的政治观点与立场),只谈一谈坂本龙一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定位。
坂本龙一在音乐上最显著的成就,并不是得奖的《末代皇帝》配乐或其他的电影配乐,这不是说他的电影配乐不好,听了如水过无痕,而是在众多优秀的电影配乐里,坂本龙一的电影配乐本身并没有鹤立鸡群。他最大的音乐成就,还是他的电子合成音乐,这也是为何BBC的追悼文章,标题就是“坂本龙一:日本电子音乐大师去世”。
坂本龙一所在的YMO乐队的电子音乐,当年在全球也是领风气之先。等到YMO第二张专辑发行的1979年,专辑里Rydeen(《雷电》)一曲不但脍炙人口,更是奠定了电子合成音乐里的Techno的乐风,后来成为1980代末到2000年初舞蹈音乐的主流。
1979—1980年,适逢以电子音乐为主流的英国新浪潮(New Wave)崛起,YMO与坂本龙一于是成为英国新浪潮音乐的先锋与宠儿。从《雷电》这首作品,再到英国Human League乐队的经典专辑Dare,可以看到为何YMO是时代尖端。这也说明为何新浪潮音乐里的Japan乐队主唱David Sylvian以及电子音乐的佼佼者如Thomas Dolby(1983年以She Blinded me with Science一曲在英美成名),都与坂本龙一有合作,而且坂本龙一与前者合作的Forbidden Colour(《禁色》)以及与后者合作的Field Work(《田野调查》),今天都属于新浪潮音乐的经典作品。
YMO与坂本龙一也在日本培养出数量庞大的电子音乐的爱好者,这使得英国新浪潮音乐在上世纪80年代初,除了征服西方,特别是征服美国市场的所谓“第二波英国侵略(the Second British Invasion)” 外,在日本也大红大紫,很多音乐人直到最近还来日本开演唱会,比如当年最著名的新浪潮乐队之一New Order(新秩序)。New Order甚至在2005年的专辑Waiting For the Sirens' Call(《等待警笛》)的日本版里,增加了Krafty一曲的日语版。
除此之外,坂本龙一与YMO更带动了日本本土电子音乐的发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TM Network乐队,在YMO之后,真正席卷日本国内音乐市场的,就是TM Network,他们的几首名曲,比如Get Wild,1974,Your Song,Self Control,其中Self Control背后的电子合成和声,更是YMO早就开发而在世界上广为流行了。
TM Network乐队的成员小室哲哉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日本流行音乐的教父,他的创作也是延续电子音乐的风格,培养了诸多日本巨星,比如安室奈美惠,Globe,TRF,华原朋美,筱原凉子,观月亚里莎,内田有纪等,形成所谓的“小室家族”(小室ファミリー)。另外,从上世纪80年代末组成的Denki Groove(電気グルーヴ)乐队身上,更能看到在YMO影响下日本的电子音乐的水平,比如1993年的Vitamin(《维他命》)以及1994年的Dragon(《龙》),这两张专辑都是技术成熟度极高的音乐,特别推荐《虹》这首歌曲,完全不亚于任何90年代的Techno经典。
坂本龙一对英国、日本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合流的影响,不仅仅在音乐方面。上世纪80年代的新浪潮乐队Thompson Twins,以Hold Me Now与Doctor! Doctor!走红英美,更是以原宿的乞丐时尚为乐队的服饰形象,大约同时的日本乐队The Checkers(チェッカーズ),稍后美国的Cyndi Lauper也效仿他们,把日本年轻人的时尚文化打入世界。2004年,No Doubt乐队的主唱Gwen Stefani还有一首Harajuku Girls(《原宿女孩》)向日本的流行文化致敬。
坂本龙一在音乐上另一个突出的成就,是所谓的世界音乐(world music)。世界音乐是指非西方的音乐,这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出来的一个(营销)概念,整合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一些试图引进非西方音乐的尝试。1986年,Paul Simon(保罗·西蒙,电影《毕业生》主题曲的演唱者之一),推出Graceland专辑,其中歌曲都是与南非黑人音乐家合作的,带有南非音乐的特色,尽管引起政治争议,却掀起了流行音乐里世界音乐的风潮。《末代皇帝》的配乐中,坂本龙一所创作的部分,有鲜明的中国元素,符合当时世界音乐的走向,加上感伤优美的曲调,与电影无缝结合,赢得世人喜爱,为坂本龙一赢得一座奥斯卡小金人(最佳电影配乐)。
之后,坂本龙一在世界音乐里,还有进一步的发展。他几乎一个人将琉球的民谣带到全球,在日本掀起琉球音乐风,甚至使得冲绳料理在日本各地落地,大展身手。其中最有名,也最优美的是他改编的琉球民谣《安里屋结歌》(Asadoya Yunta),出自今天石垣岛旁边的竹富岛,收在1989年发行的专辑Beauty里。把原曲与坂本龙一改编的版本略加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来:原曲虽然优美,但不过是民间男女对唱的朴素山歌,坂本龙一改编的版本不但变得非常洗练,更衬托出琉球群岛的风情民俗。喜欢坂本龙一的乐迷,更可以在此曲中听到他本人难得的演唱。
德国乐队英格玛继第一张成名作MCMXC a.D.(1990)专辑后,1993年在第二张专辑The Cross of Changes的名曲Return To Innocence(《返璞归真》)中,使用台湾原住民阿美族的吟唱,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令人难忘的歌曲之一,这也是坂本龙一之后,世界音乐潮流的后续。从乐风来说,《返璞归真》一曲,无异于坂本龙一的《安里屋结歌》的编曲组合——电子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合流。因此,在本文一开始提到的BBC悼文里,也提到坂本龙一音乐上的另一个贡献是世界音乐,尤其是琉球音乐的推广。
当然,坂本龙一留下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不能只看电子音乐与世界音乐这两部分,但对他这两部分的音乐,没有欣赏,没有掌握,没有理解他在世界音乐史里的角色,很难说对坂本龙一有正确的理解。我想中文读者对电子音乐冷感居多,对英国上世纪80年代的新浪潮音乐认识与喜爱也都很有限,中文音乐界也没有以电子音乐大大出名的人。即使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有纪宏仁,但乐迷很少,连知道纪宏仁的人可能也不多,因《向前走》一曲红极台湾的林强,之后在英国新浪潮曲风的《娱乐世界》专辑里,受欢迎程度也大不如前。这大概是喜欢坂本龙一的人众多,但真正的知音却极少的原因。希望读者借由教授去世之刻,可以重新认识他的音乐,因而进入更广大的音乐世界,与全球同步。
蔡孟翰
闵玧其坂本龙一合作曲相关阅读:
《末代皇帝》 《第一炉香》……坂本龙一创作的电影配乐,是否感动过你?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据日媒报道,日本著名音乐人坂本龙一于3月28日去世,终年71岁。许多人知道坂本龙一,是因为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还有那首《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他曾为30余部影片配乐,留下光影之间的动人旋律。艺术千秋,人生朝露,让我们循着他曾配乐的电影,再度去感受他的才华和魅力。
1983年,坂本龙一主演战争剧情电影《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并为影片创作了主题曲《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这段旋律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了影片本身。
电影《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剧照
1988年,坂本龙一为电影《末代皇帝》创作的配乐获得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值得一提的是,他最初是作为演员参与《末代皇帝》的,就在他结束工作打算离开中国的前一晚,导演贝托鲁奇临时通知要为电影配乐,他临危受命。虽然在此之前,他从未接触过中国音乐,但他认为音乐是相通的。坂本龙一仅用一天时间就听了20张中国音乐精选集,并用两周时间为《末代皇帝》写下了44支曲子。
电影《末代皇帝》剧照
2015年,导演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邀请坂本龙一为电影《荒野猎人》配乐。他不顾家人反对,答应了这次合作,因为“无法拒绝冈萨雷斯”。片中浑厚饱满的音乐铺陈出一种更沉重、更悲悯和更宏大的时空感,配乐没有止步于绝望,反而迸发出绝境中挣扎求生的强烈欲望。他的音乐引领观众进入荒野猎人的内心深处,这也无疑是坂本龙一患癌后的心声。
电影《荒野猎人》海报
2021年,坂本龙一为许鞍华执导的影片《第一炉香》配乐 。据悉,导演许鞍华一直都有着与“偶像”坂本龙一合作的愿望。为了促成此次创作,她亲自前往东京与坂本龙一会面。坂本龙一在看过电影之后表示“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并以超乎导演想象的细腻理解完成了这组配乐。虽然电影《第一炉香》最后毁誉参半,但坂本龙一用钢琴和弦乐演奏出的沉郁旋律,循环往复中又有着层层递进的意味,叙事感十足的音乐和角色命运的变化转折同频共振,展现出人物空旷寂寥的内心世界,给不少乐迷带去惊喜。
电影《第一炉香》剧照
2023年6月2日,坂本龙一担任配乐的电影《怪物》将在日本上映。 这是是枝裕和的长篇电影。《怪物》以儿童为主角,围绕着暴雨天两个失踪的男孩展开,回答“谁是怪物”这一深刻艰难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在抗癌治疗的坂本龙一曾表示,现有的体力无法承担整个专辑的创作。他曾向是枝裕和提交了两首钢琴曲,导演也在其新专辑《12》中采纳了一些歌曲来为电影配乐。
在纪录片《坂本龙一:终曲》中,坂本龙一对未来的音乐创作抱有期待:“也许还能活二十年,也许能活十年,也可能只有一年,一颗心还是提着的。所以为了不留遗憾,我想创作出更多拿得出手的作品。现在的我,想努力活得久一点。想知道80岁的自己会做出怎样的音乐。接下来,我只想不虚伪造作地活下去。”
坂本龙一曾说,他想做的音乐,是100年后人们仍会听的音乐。喧嚣始终会归于平静,但他留下的音乐会永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