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09:48:27
近日,多条网络谣言在网络传播,上海连发辟谣。3月28日是上海开启新一轮核酸筛查的首日,当晚开始,一男子划皮划艇被公安民警拦截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广泛流传。民警对男子进行批评教育后已将其安全送回家中。上海辟谣平台向权威部门求证获悉,经市公安局网安部门初步核查,确定该视频为通过人为凭空杜撰、移花接木和拼凑手法而成的虚假信息,并已锁定发布人及其居所,将由公安机关对发布人制作、传播该虚假视频信息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上海辟谣平台从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此消息为谣言。近日,一则落款为3月28日的“置休通知”引起广泛关注。
上海辟谣市委及家属旅游团一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近日,多条网络谣言在网络传播,上海连发辟谣。
男子坐皮划艇从浦东偷渡到浦西被抓?
真相来了
3月28日是上海开启新一轮核酸筛查的首日,当晚开始,一男子划皮划艇被公安民警拦截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广泛流传。
根据这段视频的画面内容,网友传出多种说法,有的称“男子从苏州偷渡到上海”,有的称“男子乘坐橡皮艇,从浦东偷渡到浦西”……
据上海边防和港航公安,3月28日,上海一名37岁男子(核酸检测为阴性)因疫情在家无聊,携带便携式充气皮划艇从新湖明珠城附近苏州河水域下水划行,在半岛花园附近水域被边防港航分局巡逻民警拦截。民警对男子进行批评教育后已将其安全送回家中。
上海浦东有人跪地聚集?
蓄意造谣!
3月29日,网上传出一段视频。拍摄者用沪语加普通话表示,自己的手机被屏蔽了,只能用丈夫的手机进行录屏,录屏的内容是“很多人跪着,在崂山四村、五村”。很多网友对这段视频表示关注,向上海辟谣平台留言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
上海辟谣平台向权威部门求证获悉,经市公安局网安部门初步核查,确定该视频为通过人为凭空杜撰、移花接木和拼凑手法而成的虚假信息,并已锁定发布人及其居所,将由公安机关对发布人制作、传播该虚假视频信息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初步调查还显示,该视频发生在外省市。
上海电视台将播放重要通告?
官方:没有
从3月29日下午起,一条“今晚上海发布有重要通告发布,请各媒体(含新媒体)及时转刊播。电视台做好通告板准备。”的消息在圈群传播,不少市民纷纷猜测,究竟有什么重要通告。
上海辟谣平台核查时发现,这是谣言。消息中所称的“新闻综合频道”也公开辟谣表示,没有重要公告要发布。
上海有人撒钱后跳楼?
跳楼视频是“张冠李戴”
3月27日,多段上海浦东某小区业主从楼顶抛撒现金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引发网友关注和讨论。视频画面里,不少现金从空中纷扬落下,镜头外有人直呼“小区开始飞钞票了”“怎么有那么多钱”,等等。
这段视频在社交平台扩散后,又有人发布了一段标题为“浦东又有人跳楼了,先撒钱然后跳下来”的“后续视频”,称这名撒钱的当事人后来跳楼了。
记者多方求证获悉:撒钱是真,跳楼是假。
据了解,网传撒钱视频发生于浦东新区当代清水园小区。3月27日,该小区发生了一名业主从楼顶往下撒钱的事情,但撒钱金额远没有网上传言得那么多。事发后,小区居委和物业工作人员及时将撒落的钱全部收回,现已交还家属。记者进一步了解得知,当事人有精神疾病就医史,并非如网传所称为疫情带来的压力所致。
至于网传当事人跳楼的视频,记者从浦东公安部门了解到,网传“后续视频”与3月27日发生在浦东的撒钱事件无关,并不属实。实际仔细观看几段视频也能明显分辨出:跳楼视频中的居民楼外立面和当代清水园小区明显不一样。上海辟谣平台进一步查证得知,这段视频实际事发地为河北沧州,系有人蓄意“张冠李戴”,嫁接在了一起。
上海浦西地区临时提前封控?
不实!
3月29日下午,网络传出聊天记录称,浦西地区将提前至3月29日晚八点进行封控。
上海辟谣平台从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此消息为谣言。
此外,还有传言说,上海明天将开始最新的封控措施。包括,要求垃圾暂不分类,居民统一放在楼道大门边的绿化带中,由物业统一清理收走;所有车辆除有通行证的除外,一律不得驶上马路,违者将被公安扣车;所有药店、商店全部关门(大型超市全部关闭,由政府征用,统一调配等。上海辟谣平台从权威部门获悉,此消息也不实。
浦东地区外卖配送全停?
网友发来订单:我们买到了
近日,一则落款为3月28日的“置休通知”引起广泛关注。通知称,“明日浦东全区外卖全部停业封控,骑手也会进行管控”,并提醒商户老板暂时不需要营业和备货,等4月1日解封后再准备营业。
经上海辟谣平台求证后发现,这则通知并不属实。3月28日,多位居住在浦东的市民向上海辟谣平台晒出订单,表示仍旧能够通过外卖、生鲜电商等采购商品。同时,叮咚买菜、盒马、每日优鲜、美团、饿了么等线上平台均表示,并不了解以上通知,也没有向相关商户发出过类似通知,相关配送服务均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有序进行。
网友也发来买菜成功的截图:
造谣传谣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29日晚,上海发布刊文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常见法律问题指引,其中提到造谣传谣的法律责任。
1、造谣传谣扰乱公共秩序的,应承担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疫情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造谣传谣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法发〔2020〕7号),造谣传谣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以下犯罪:(1)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疫情信息,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寻衅滋事罪。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该类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3、造谣传谣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民法典》明确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编造、散播谣言或者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侵害他人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的行为,均需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资料:新华社
编辑:高 琴
上海辟谣市委及家属旅游团一事相关阅读:
动手了!上海知名网络社区公布9大类违规行为,违反可能永久封号
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打击造谣传谣等现象。上海辟谣平台发现,已有网络平台行动起来,打击并曝光了典型的造谣传谣案例和账户。其中,B站率先公布打击“造谣传谣”“网络爆破”等9大类违规行为。
“谣言、网暴等内容容易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对当事人造成精神压力和心灵创伤。这些内容通常没有共识标准,在实际治理中难以判定。所以这次我们用公告的方式,提供了一些实际案例,希望造谣传谣者和网暴者引以为戒。”B站相关人士表示。
B站社区小管家向上海辟谣平台介绍了一个近期发生的案例:
用户A向小管家举报用户B,称用户B在私信中发布严重违规言论,要求社区严惩用户B。用户A还提供了对应的截图。
但经社区工作人员核查,用户B没有该违规行为,用户A提供的截图是伪造的。相关违规言论来自用户C,但用户A修改了截图,把用户C的名字改成了用户B。
鉴于此,B站社区工作人员判定,这是一起恶意的虚假举报案例,给予相关账号以下处罚:实际发布违规内容的账号(用户C)永久封禁,向社区小管家提供虚假举报材料的账号(用户A)永久封禁。
B站社区小管家介绍,平台上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造谣传谣与网暴行为夹杂在一起,不仅影响当事人,而且破坏了社区秩序。对此,平台将违规行为归纳分类,并给出典型案例——
对动机意图、道德立场等难以自证的心理态度或单纯通过主观臆想推测,对他人进行攻击的,如“我认为这个曲子作者是抄袭的,因为印象中这歌在哪儿听过的”;
出于不正当竞争或博眼球、博流量目的,对公司、组织或个人造成严重商誉、名誉损害的;
未有当事双方、法律判决等权威共识前,对当事主体进行犯罪认定的;
经当事人辟谣或经权威媒体、机构证实内容中包含与事实不一致的信息,对他人、组织或公司造成严重影响的;
通过断章取义、扭曲、篡改、误导等手段,编造与事实相悖虚假信息的;佐证信息与得出的观点之间存在乱赋因果、以偏概全等明显逻辑错误的;
进行辱骂谩骂、人身攻击,或用粗俗、脏话等不文明措辞参与讨论的,如通过私信直接用脏话恶意侮辱对方家人;
胁迫、威胁、恶意诅咒他人的,如声称知道对方家庭住址并威胁让其出门小心、不给联系方式就开盒曝光的;
侵害当事人隐私权等人格权益的,如未经允许公开真实姓名、电话、地址、联系方式、照片等;
涉及煽动用户进行骚扰、攻击、举报等行为,会造成当事人生活安宁严重受影响、平台功能使用严重受影响或组织企业经营秩序严重受影响的,如教唆用户在UP主视频评论区下大肆发布的引战言论、号召用户短信爆破他人个人手机号。
B站社区小管家表示,用户可以参考这些案例,若发现违规内容,可向平台举报。
针对违规内容和行为,平台将采取限制内容传播、折叠、添加提醒标识等措施。如情节严重、影响恶劣,也将酌情对违规账号的使用权限功能采取部分或整体封禁、对账号添加提醒标识等措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