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7 11:41:23
正文摘要:
最近和几位大学老师一起吃饭,聊到生源地域,几乎所有老师都很喜欢山东的学生。但对于所有的山东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毕业以后基本都想进入体制内,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通过简单的统计,河南籍和山东籍研究生大约占所有研究生的70%左右。在山东非常重视教育,由于高考竞争压力大,考研的学生非常多;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寻求一份更好的工作。最近也采访了一些山东学生,发现他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受成长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在他们看来,考上公务员是最光荣的一件事;成为一名老师,非常受人敬仰。
你会选择考公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最近和几位大学老师一起吃饭,聊到生源地域,几乎所有老师都很喜欢山东的学生。勤奋、踏实、稳重,尊师重道。但对于所有的山东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毕业以后基本都想进入体制内,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
通过简单的统计,河南籍和山东籍研究生大约占所有研究生的70%左右。在山东非常重视教育,由于高考竞争压力大,考研的学生非常多;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寻求一份更好的工作。
山东籍研究生毕业后回山东的概率大约在75%左右,而回到山东进入体制内的学生大约在30%左右。最近也采访了一些山东学生,发现他们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受成长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在他们看来,考上公务员是最光荣的一件事;成为一名老师,非常受人敬仰。
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主要受地域大环境、家庭小环境以及个人追求等多方面影响。
其中,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在山东,潜意识认为在体制内工作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收益相较与普通企业更为丰厚,父母感觉孩子成为公务员自己脸上也很有面子。另外,受山东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进入体制内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工作的稳定性是另一吸引力。在山东来,进入体制内意味着端起“铁饭碗”,受儒家文化影响,山东人比较传统,比较喜欢安稳的生活,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他们非常重要。
但是,在我看来,这并非是一件好事。近年来一些名校硕士、博士扎堆进入体制内,从事着与自己研究方向没有任何关联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发挥自己的真正实力,尤其是对于博士,有些大材小用。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而优则仕”,国家的发展需要优秀的人才,在体制内同样需要优秀的高学历人才。近年来,硕士、博士毕业生逐年增多,引入优秀的高学历人才强化体制队伍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近年来,教师和公务员工资、待遇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工作又极为稳定,进入体制内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作为父母,你又会怎么选择未来的工作?
你会选择考公吗相关阅读:
985、211毕业的大学生,有必要“考公”吗?过来人作出利弊分析
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后有好的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非常重要,毕竟大学毕业后步入社会,同学们也不想频繁换工作,找工作当然更想长远一些。
不同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出路都不同,大家能力和想法不一样,有人考研升学,有人进厂工作,还有的人想要去体制内工作,准备考编考公。
提到考公,大家可能会觉得普通院校学生更多地选择,因为有些工作岗位竞争不过高学历毕业院校好的同学,要是能够获得铁饭碗工作也不错。
在每年报考招聘当中,不光有很多普通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参加,也有不少来自985、211大学毕业的学生,这让一些人觉得很意外,甚至有一种他们和普通院校本科生抢工作的感觉。
明明名校毕业生就业优势那么大,机会更多,为啥还要来和普通人抢工作呢?很多人可能也会有疑问,985、211毕业的学生有必要考公吗?过来人作出利弊分析,可以作为参考。
名校毕业生考公有没有必要?不同人对此的看法不同
如果是作为父母的话,子女是985、211院校毕业的大学生,问父母有必要考公吗?其实,任何人也不能绝对说有没有必要考公,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大学生自己的想法。
只要是自己喜欢,愿意从事的职业,就能够坚持下去,也能体会到工作的成就感,这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哪怕是名校生,如果他们对公务员、铁饭碗感兴趣,报考又有何不可呢?
但总体来说,考公也是一件利弊共存的事情,要不要选择学生也要慎重。一位过来人表示,名校生考公还得看这几方面,做好利弊分析更能明确自己的目标。
我们先来看一下985、211的大学毕业生考公有哪些好处?
首先他们考公更容易上岸,主要是学习能力强,备考有优势,要是有研究生学历的话考公更加有优势,可以报考选调生。
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名校毕业生都有好的发展,考公上岸获得稳定工作,享受良好的福利待遇,只要是自己从心底接受这份工作,也可以生活很幸福。
但985、211院校毕业的同学考公也有一些弊端,甚至不被理解
很多人都觉得名校生考公容易大材小用,可能很多高材生本来有更好的发展,比如搞科研等,一时跟风或者是冲动考公,将来容易后悔。
虽然公务员这份工作好处很多,但长期工作也会感到无聊枯燥,到时候再想换工作的话,难度就非常大了。
虽然体制内考试中也不乏有985名校生,但其实他们也只是极少数一部分人
说到底名校生考公在整体考公比例中确实只占一小部分,大多数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还是普通本科生而已,所以同学们也不用太过于担心。
而名校生之所以不跟普通生竞争,也实在是因为没什么必要,除非是一些特别好的岗位,对学历要求也比较高,他们才会有报考想法,不然他们都会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规划。
首先985、211毕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时就优先于普通毕业生,他们的选择机会更多,很多知名企业甚至争着抢着要,所以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权。
再一方面他们也更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明白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更有野心和追求,追求不同所考虑问题的方式也就不同,这也是他们不怎么愿意考铁饭碗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就是他们考公各有各的途径,他们不考公也还有其他选择的机会,这也是他们用学历和自己的才能换来的财富。考也好不好也罢,我们都要理性看待。
总结
虽然名校生选择考公的也不少,但是普通院校的本科生也不用感到焦虑,公务员考试非常公平,面试更加重要,完全看个人的能力,公平竞争。
名校生也不一定考公时百分百有优势,综合能力强才能胜任。所以,备考公务员的同学要有好的心态,树立自信,找到自己的劣势多加锻炼,面试时展现最好的自己。
985、211院校的毕业生,有没有必要考公要看个人的想法和追求,考虑清楚再决定,以免做出不适合自己的决定。
公务员这份工作也不是完全安逸的,也需要大家有工作热情,认真负责,如果心甘情愿考公,自然是利大于弊,要遵从内心的想法,还可以和家里人好好商量。
相关文章